
前面提到,卡西尼号其实是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的主体,主体而主体之外还携带着几个小探测器,用于降落在土星卫星表面。
其中,要降落到土星第六号卫星的惠更斯号可以说是大受瞩目,这是因为惠更斯号要降落的这颗卫星饱受科学家们的期待。

惠更斯号的使命
土卫六,也称泰坦星,在环绕土星的众多卫星中,泰坦星是最大的一个,同时它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
将土卫六带入科学家们视线的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早在1655年3月25日,惠更斯就发现了它,而后续的观测数据表明,在土卫六的上空,很可能存在一个浓厚的大气层。
如此一来,土卫六自然会成为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为了证实存在大气层的这个可能性,后来,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以及先驱者11号都先后去“拜访”了土卫六,结果让科学家们大为惊喜——土卫六上真的存在一个大气层。

在普遍认知中,生命的形成是离不开大气层的。那么,既然土卫六拥有大气层,那它是否具备形成生命的其他条件?
可惜的是,也正是因为大气层的遮蔽,即使从很近的距离观察土卫六也犹如雾里看花,探测器无法看清处于迷雾之中的卫星表面。
于是,惠更斯号探测器应运而生,它的使命就是在土卫六上着陆,为科学家们拨开浓雾,让人类一观泰坦星的真容。
在北京时间2004年的12月24日,“惠更斯号”从“卡西尼号”中脱离出来,并于次年的1月14日成功降落在15亿公里外的土卫六表面。

要知道,惠更斯号发射时的航天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因此它也受到了颇多限制。比如,由于电量有限,“惠更斯号”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除非自检不会被唤醒,而这自检只需要每半年一次即可,可以说是十分节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