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谈」足球迷都去哪了?曾经最疯狂的80后熬不动了 超3成球迷只看集锦
「体谈」栏目聚焦热点事件,深度探讨内核。
28年前的甲A元年时代,我们见证了赛前球迷万人空巷抢购球票,甚至还有自带铺笼罩被熬夜排队。
就算城市里没有职业队,球迷们也会将足球当做日常的谈资。校园里,彼时还年轻的我们,以见证过荷兰三剑客时代和阿贾克斯的青年近卫军登顶欧洲之巅为荣。
不知不觉之中,最爱足球的80后慢慢变老,足球似乎也不再是热门的话题,电竞、桌游,甚至飞盘局都正在强势崛起。足球迷去哪儿了?未来谁还会坚守阵地?
针对这一话题,我们面向足球、体育深度球迷做了一次调研,共有103人次参与,其中48人为90后,38人为80后,其余为70、00和其他年龄阶层。结合调研结果和网络数据,我们做了下述分析,由于受访者都为深度体育球迷,虽样本较小,但实际借鉴意义较强,若与您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我们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01. 数据太真实:球迷人数逐年流失
a. 每周看球的不到半数 & 3成球迷只看集锦
在80后的小时候,哪怕看不到比赛直播,就算是一张报纸,都能聊上好久。下课铃声一响起,就会有人抱着足球送上走廊,那一份对于足球的热爱是真挚的。
那个时代,在父辈们的带领下开始看球,全家人的娱乐活动中,就包括了看球这件事。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足球似乎不再是国人休闲娱乐的首选。
至少有半数的受访者,已经一周之内没有看过足球比赛了。甚至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一年内没看过球。
看球人群的主力军依旧是80后和90后,这2个年龄段的受访者中,至少有6成以上在一个月内看过球。
甚至还有将近4分之一的球迷,还会坚持每天看球的热情和习惯。
然而即便是看球的人群中,居然有将近3成的球迷只看集锦。关于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毕竟80后最初关注足球可能只是靠一张报纸,就能当做一天的谈资。爱足球是爱那一份聊天的快乐,看球本身未必是必须的。
就算是大赛,“蹭热度”的人群也在减少。能够吸引到的“路人”,也在缩水。
b. 欧洲杯掀起的热潮:在中国却遭寒冰期
因为疫情的原因,欧美大量球迷无法去到现场看球,于是在线看直播成为首选。就在欧美足球转播收视率暴涨的2020年欧洲杯期间,中国球迷却“异常冷静”。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同样是央视五套转播的欧洲杯,2020年的收视率居然只有2016年时的14%。要知道当时的参照队对象,还是阿尔巴尼亚vs瑞士这样的冷门比赛。
相比于全球20亿人次通过电视直播(不包括网络直播数据)观看欧洲杯,在中国观众对黄金时段的匈牙利大战法国,甚至热情度还不如女排比赛。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真正关注足球的主力军还是80后的球迷,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熬夜看球的体能略有不足,更多选择第二天看录像,也让欧洲杯的收视率在下滑。
02. 收费看球很难:无法让球迷找到激情
有一项数据特别值得注意,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都是在大学时迎来自己看球巅峰期。不过有趣的是,在工作之后,80后迎来看球巅峰期的比例差不多是90后的4倍。
这一点恰恰也是因为这个时间点,赶上了国内免费转播的巅峰期有关。他们享受了最幸福的时光。哪怕逐渐过渡到网络时代,不过最初依旧是免费的。
对球迷来讲,近年来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赛事版权方的把控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欧洲五大联赛的免费场次越来越少。
想要努力培养球迷观赛消费的习惯,但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或许会增高新球迷入场的壁垒,另外一方面也存在“劝退”了一部分不够坚定的老球迷的可能性。
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中国人一贯勤俭持家,能省点是点儿。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至今还没养成买票看电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