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都是人类航天器躲着小行星飞,万万没想到这次换成航天器主动追着小行星撞了。
在地球轨道附近,有两个小行星系统,大个头的叫做“迪戴莫斯”,直径780米;小个头的是小行星“迪莫弗斯”,直径160米,它围绕着个头更大的迪戴莫斯旋转。
NASA计划发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航天器撞击直径160米的迪莫弗斯,如果撞击顺利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迪莫弗斯”围绕“迪戴莫斯”旋转的轨道周期将会缩短几分钟。
费这么大劲撞击小行星,只是为了让小行星的旋转轨道周期缩短几分钟,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小行星的威胁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上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平时就在小行星带上活动,但如果有一个小行星摆脱了木星的引力,就可能会朝着太阳系内侧飞去。
如果误闯到地球轨道附近,就可能被地球引力捕捉,从而造成小行星撞地球事件。
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小行星撞地球事故,其中有两场对地球的影响比较大。
第一场发生在大约45亿年3000万年前,当时太阳系内还有一个行星“忒伊亚”,这个星球和如今的火星差不多大,结果因为轨道相近造成忒伊亚撞击地球。
这次撞击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撞击造成了忒伊亚解体,一部分物质留在了地球,一部分物质围绕地球周围,聚集形成了早期月亮,这也是月亮的起源。
第二场对地球影响较大的撞击发生在6500万年前,当时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虽然没有直接让恐龙灭绝,但是撞击引发的次生灾害持续了好几万年,恐龙也因为食物链断裂而逐渐灭绝,只剩下鸟类恐龙演化至今。
现如今,小行星虽然还在撞击地球,但比较幸运的是,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个头都不够大,大多数都在与空气摩擦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少数形成陨石。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从来都在,过去咱们没有办法改变,但现在却可以挽救地球。
NASA发射的DART航天器,就是在担任行星防御任务,尝试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事实上,这次航天器撞击的小行星,并没有撞击地球的风险,该小行星系统目前与地球的距离有1100万公里,无论撞击任务是否成功,这个小行星系统都不会威胁地球,尝试清理它们只是为了练手。是为了清理日后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这种事情不能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而是要提前多年就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