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北京理工大学日前举办“北理工星”命名仪式,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9442号的小行星1997GQ27被正式命名为“北理工星”。“北理工星”的命名是表彰纪念北理工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并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预研做出贡献。


“北理工星”由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在1997年4月2日于兴隆观测站发现,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轨道周期4.18年。该小行星赋名“北理工星”具有特殊的意义:国际永久编号“9442”前两位数字“94”,代表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国际永久编号“9442”后两位数字“42”,以及小行星发现日期1997年4月2日,纪念北京工业学院于1988年4月2日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党委书记张军表示,北理工建校82年来,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在建校82周年之际,“北理工星”的命名意义重大,极速行走在广袤的宇宙中“北理工星”,代表了北理工人勇于探索、追求卓越、永不停歇的精神品格,将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督促着北理工人探索未知宇宙,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记者梳理发现,已有多所在京高校拥有专属星星。1998年5月4日,为纪念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星成为第一颗以中国大学命名的小行星,编号为7072。2000年10月14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提名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编号8050的小行星正式被命名为“北师大星”。2011年4月,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一颗小行星以“清华大学”命名,永久编号为16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