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万多!京郊游民宿价格暴涨,提前半个月都订不上,贵过欧洲游
事实上,在京郊开民宿,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比如处理和周边村民的关系。张海超见过不少年轻人,租下了院落,却没有跟邻居商量好,城里边的客人来了,睡得晚,扰民的报警电话一直打,项目也就进行不下去了。一旦收入骤降,所有的创业向往,也就消失在了这些鸡零狗碎的烦心事之中。
哪怕是连锁民宿,也承担着不小的运营压力。张海超算了一笔账,虽然假期民宿生意火爆,但总体入住率正在不断下降,“在大家没有那么多钱消费之后,人们也就是到‘十一’‘五一’等假期才来出来玩,平时不必要的出行就没了”。以往,他的70多个院子,入住天数能够达到150天以上,但现在,满打满算只有100天。对于民宿而言,算的是一年的总账——只有节假日价格上涨,才能填补一部分没有客人到来的空白期。
一些客户群体也在流失。张海超的民宿运营多年,拥有一大批企业用户,每到年底,天气转凉,工作也不再繁忙,是企业的团建高峰,能够占据全年客户量的近30%。但这两年,团建的订单越来越少,不到原来的一半,张海超打电话过去,问今年怎么还不来团建,对方只能无奈地回答:“公司都要倒闭破产了,老板都被拉黑了,哪里还有钱来搞这些娱乐?”
团建少了,张海超只好想办法抓住年轻人群,“相对而言,现在来京郊的年轻人更多了,他们可能是还愿意去进行消费的一群人”,有的年轻顾客,还愿意用信用卡超前消费。
为此,张海超开始做起了露营,又把20亩的草坪改成了飞盘场地——以往,这块草坪会用来给团建的企业用户拔河。今年5月,张海超又花十几万,在草坪上添置了一辆漂亮的咖啡车,来到营地的年轻人,甚至能够在这里喝咖啡。那种可供打卡拍照的轻奢感,是出现在社交平台推荐页的标配。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些东西也正在慢慢变味。北京周边的民宿,曾经是北京女孩小满的心头好。她家在顺义,早几年,小满最喜欢开车去怀柔,在杏子成熟的时候,住进村里的民宿。那时候的北京民宿,大多都以村民自营为主,小满和民宿老板同住一个院子,老板住主房,东西配房租出去,宽敞的院落被打理得整洁、明亮。老板很热情,带着小满参观他自己的房间,指着照片,把自己的家人都跟小满数一遍。价格也是公道的,小满和朋友一起住了5天,才花1000多块。
最重要的,是那种融入一个村落的感觉。每天,小满最期待的就是吃早饭,跟着老板的作息,吃老板娘做的玉米面粥,“自己种出来的玉米,跟我们在城里喝的就不一样”。村里每家都种着杏树,结着一树又一树的果实,小满在村里闲逛的时候,会有阿姨走过来,让她去任意一家摘杏,尝也不用花钱,好吃再买。小满抱回来不少杏,只花了30块钱。摘杏时,还有村民自己养的小羊、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很老北京,也很亲民”。
但现在,小满觉得京郊民宿有了一种“割裂感”。她喜欢民宿里曾经的“淳朴、自然”,京郊民宿也把握了这种需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批批带有80年代风格的农家小院儿修起来了。小满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家,木质的门框,带着火炕,是很原始的装修风格,也称不上服务到位,住得久了,的确能让小满找到“和姥姥姥爷一起住”的童年感觉——但这样的院子,一个晚上就是2000多块,根本没办法像以前一样长住,“好像一下子背离了原本的朴实”。
各方的“努力”之下,小满追求的那种“淳朴感”,也越来越难保留了。小满有些遗憾,如果再去京郊,她还是希望有一个接近生活与自然的地方,但现在,“不知道这种民宿会跟着被打造成网红,还是会被现实挤出圈子”。
▲ 小满在怀柔住的民宿。图 / 受访者提供
逃离北京
无论如何,这几年,京郊游的确被渐渐炒出天价。身在北京的一部分年轻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行方案——逃离北京。
小满开始见缝插针地出游。去年12月,她去了一趟大理,在出发前,她对这趟旅行的消费预期是——10天,花15000元。结果,根本要不了那么多钱,她住进大理的一个村子里,风格古朴,一个晚上只花了200块,她至今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原来会有这么实惠的价格!”这个时候,小满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可以用那么低的价格,住到如此舒适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