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据美国太空网10月3日报道,由印度空间研究院组织研发的火星轨道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在围绕火星轨道运行8年之后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或将于近期结束其使命。
2013年11月5日,耗资45亿卢比的“曼加里安”号搭载印度自主研发的PLSV运载火箭在斯里赫里戈达岛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经过300余天的太空旅行后,于2014年9月24日进入火星轨道,“曼加里安”号的成功入轨也使印度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成功部署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火星探测器绕轨
火星探测亚洲第一,印度是如何得到的?
其实,印度并不是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亚洲国家。早在1988年日本就曾发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尝试探索火星,但由于操作失误,在变轨飞向火星的时候出现偏差,导致在接近火星轨道的时候燃油已经消耗殆尽,无法使用反推减速因此冲过了火星,导致任务失败。
2011年的时候,亚洲的第二次火星探测由中国发起,我国的“萤火一号”探测器与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以当时中国的运载火箭能力是足以完成这项任务的,那为什么要与俄罗斯进行组合发射呢?因为探测火星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深空测控技术,我国当时还比较薄弱。但是这次任务与日本一样,也是在变轨的时候出现问题导致探测器坠毁。

萤火一号与俄罗斯探测器的组合
在“萤火一号”发射失败后,印度看到了做亚洲第一的希望,一改往常研制装备动不动就十几年、几十年的拖拉作风,在2012年8月立刻上马“曼加里安”号项目,并于2013年11月5日将跟冰箱差不大小的“曼加里安”号发射升空,2014年9月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了唯一一个火星探测器首发成功的国家,让印度政府好好地“炫耀”了一番。
印度航天发展史
印度航天空间委员会成立于1964年,是全印度太空工业的决策性机构。1968年建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拥有以下几个分支机构:
1、依克拉姆-萨拉巴依空间中心,主要承担研制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的任务;
2、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还有一个顿巴赤道发射场(1963年由联合国出资建立),共同承担印度火箭的发射任务;
3、空间应用中心,承担卫星通信、电视和用于资源勘查、气象、大地测绘的研究的任务;
4,、人造卫星中心,承担人造卫星的规划、设计、组装和鉴定的任务。

1963年印度成功发射第一枚火箭前,用自行车运输
1975年印度第一颗自主卫星在苏联发射场成功发射,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制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成功将自制的卫星发射升空,成为全世界第6个具有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
2004年9月,印度的第二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教育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轨道,使印度成为中、美、俄、法、日之后,第6个具备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的国家。
2017年,印度一举打破世界纪录,成功发射了一枚携带104颗纳米卫星的运载火箭,超过了中国的“一箭20星”和俄罗斯的“一箭37星”。虽然每次火箭成功发射,印度民众都会好好吹嘘一番,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印度的技术就领先全球。以104星为例,一箭多星的难点在于火箭升空后,将不同作用的卫星送入指定的轨道。而印度的104颗纳米卫星,是在同一个轨道中相隔同样的距离释放,大大降低了技术上的难度。
现在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已经被马斯克刷新,SpaceX在2021年1月24日,一次性发射了143颗卫星。在今年7月11日,搭载了46颗卫星的“猎鹰九号”成功发射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已经发射了2800颗卫星,根据整个计划,要将42000颗卫星发射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