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1吨202亿,嫦娥五号发现新物质,100吨可以让全人类用1年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0-06 冰川   南极   全人类   嫦娥   月球   样本   科学家   可控   物质   地球   人类   生命   发现   科技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探索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一直都认为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认为月球和太阳都在围绕地球转动,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终于走出了地球,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终于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外面还有宇宙存在,我们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不过目前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能够诞生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满足了生命诞生的三个基本条件,它们分别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丰富的水资源。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就已经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很快,为了探索太阳系的奥秘,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人类的科技有限,目前人类只成功登陆了月球,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月球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围绕地球转动,月球对于地球来说非常重要,月球能够产生潮汐作用,这使得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经过长时间的影响,我们的一天变成了24小时,如果没有月球,那么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只需要6小时。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月球还能够反射太阳光,如果没有月球,我们的夜空会非常黑暗,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月球可能曾经是地球的一小部分,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被撞了出去,被撞出去的这部分就变成了月球,虽然这只是科学家的猜想,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先后有很多国家的探测器登陆过月球,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首次无人月面取样,根据计算,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一共采集了月球样本1731克。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些月球样本对人类研究月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月球样本中,我国已经发现了很多成果,比如说我国在嫦娥五号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水,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诞生于水中,如果月球早期是一颗有水资源的星球,那么月球早期是不是也存在生命?除了这些之外,科学家还在月球样本中发现了非常稀有的物质,而这些物质表面存在非晶玻璃物——月壤玻璃,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玻璃层中含有大量的氦气泡,直径达到了25NM。氦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并且它的可利用价值非常高。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重要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更加神秘的物质氦-3,氦-3是可控核聚变的主要能源,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的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可控核聚变有什么作用?其实可控核聚变是一种非常清洁的、高效的新能源,如果人类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么人类的科技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太阳之所以能够燃烧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反应,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太阳内部的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其质量会亏损0.0276个单位,相当于一克氢会亏损0.0069个单位,这些亏损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然后被其它天体吸收,地球每秒钟能够接收到的太阳光能量大约只有22亿分之一,而这22亿分之一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上100万吨煤炭燃烧的能量总和。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81f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就必须利用大量的氦-3,地球上氦-3的储量是非常少的,而且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地球每年大约有2000克氦-3会从地球内部逃逸,如果长久的持续下去,那么地球上的氦-3就会全部消耗完,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氦-3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地球诞生初期形成的,还有一个是来自宇宙射线,而现在从地球内部正在释放的氦-3就是地球诞生初期诞生的,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地球内部大约有多少氦-3?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地球内部至少存在10^15克氦-3。

相关阅读:

  • 冰川在哪里(中国冰川分布)
  • 《航拍中国》,一分钟带你了解云南
  • 在南极冰层以下的沉积物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地
  • 全球变暖结局如何?地球3亿年前给出参考答案
  • 牛!这个广西人带着它登上珠峰!
  • 「奋斗者正青春」高原科考的追梦者
  • 危险信号,地球内部加速变冷,提前进入小冰河时期?
  • 目的地:这些照片捕捉了北极的奇观
  • 地球自转速度突然变快,一天已不足24小时,这意味着什么呢
  • 刘牧等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