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他们的量子力学理论,后来又有一个名字叫“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重点是“解释”!就是说世界的本质,要用语言来解释阐明的。
佛学思想所谓的“空”确切地说就是客观世界没有“本质” ,也就是没有统一的物质实在性,“本质、实在”都是人的总结定义。所以佛学是唯名论的:世界的本质都是人给总结诠释的(起的名)。所以佛教一直说得很谦虚,翻开佛经到处都是“如是我闻”:像这样是我听说的,这话太高明了:什么像啥我还是听说的!不能说“什么是什么”,那就陷入佛学忌讳的“我执(执迷)我见(偏见)我慢(傲慢)”。般若智慧最高明最典型的哲思句式是“既是…又不是…(最终不过)名字是”。
西方哲学发展到高峰以后,有些人就开始搞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国研究康德哲学起家的哲学大家邓晓芒先生也在搞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爱因斯坦在辩论中说一句话,“上帝不掷色子”,意思非常明确坚持决定论思想!而波尔有两句回答更是深刻睿智:“你不能替上帝做决定。”还有一个回答是:“你不认为我们在表达上帝的旨意的时候要小心些吗?”
这个立场有哲学解释学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