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测量一栋楼的高度七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79.4米,测量一栋楼的高度七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79.4米80.6米中国第一高树83.4米相当28层楼 测量者:到顶时我还睡了一会儿

10月9日,据央视报道,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目前已知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的高度,经测定为83.4米,相当于28层楼高。这棵巨树胸径达207厘米,树龄在380岁上下,相当于青壮年。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介绍,该高度系通过人工攀树测量和区域调查,并结合无人机辅助测量的方式得出的。这是中国第一次对80米高以上的巨树进行攀测、摄影和种质资源采集的综合科考。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日,科考团队还发布了这株巨树的等身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参与了此次科考工作的野性中国工作室了解到,巨树等身照的拍摄由四位科考队员精密协作完成,先用无人机每隔几米拍上三张到六张一组照片,然后再隔几米一组,一直拍到树顶,这样得到160多张不同高度的照片,再后期拼接完成,整体画幅超过3.5亿像素,可投屏于百米巨幕以展现巨树细节。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野性中国工作室介绍,该巨树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柯研究员团队对上察隅镇布宗村巨树群落进行植被调查,连续发现多棵高75米以上巨树。其中一棵云南黄果冷杉经过无人机初步测量达到了83.2米,超过了分布于云南省贡山县的72米秃杉、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76.8米不丹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南投县的81米台湾杉的测量纪录。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8月,科考队再次赴察隅县对这株“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进行了人工攀树测量和区域调查。本次科考使用了国际测量巨树的攀树直接测量法,即人工攀爬到巨树顶端,确定最高树梢之后,将金属卷尺从树梢放下至地面测量。最终得出树干中心最低点到树梢高度差为83.4米。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探险家刘团玺是此次科考队的巨树攀爬技术指导,和队友们一起爬到了中国第一高树树顶附近进行了高度测量。10月9日,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3名成员协力爬树,从地面爬到树顶仍花了七八个小时。此次攀爬主要借助绳索完成,没有对巨树进行打钉等操作,科考结束后所有器材均收集带走,没有给树木造成任何破坏。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团玺表示,虽然巨树处于山谷中,风不是很大,但处于28层楼高的树顶时,他还是会担心一旦巨树折断会怎样,“但后面我心里安静下来,欣赏着树顶处能看到的壮丽大自然景色,我感到非常震撼。渐渐适应了之后,我甚至在上面睡了一会儿觉。”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话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第一高树攀登测量者:我在中国第一高树树顶处睡了一小会儿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青报:请讲讲攀爬中国第一高树的过程。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团玺:攀爬巨树其实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在国际上已有很多相对成熟的经验。我们这次攀爬是有一个包括我在内的3人教练团队,爬树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攀爬用的绳子挂到树枝上去。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比如用无人机将绳子挂上去,这样试了9次都不好,后来我们用专业的一种弹弓机,先后发射了18次,把一种专业绳索投射到了30多米高的位置,这种绳索非常结实,几乎没有弹性,可以承重200公斤。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挂好这个主绳之后,我们3个人一起把自己挂在绳子上进行测试,确认安全之后,其中一个人就利用类似攀岩的方法,沿着这根主绳抵达30多米的高度,随后通过甩绳子的方式,每次上升3到4米,这样循环往复,最后抵达了80米左右的高度。再往上的话,树干的直径就只有15厘米到20厘米了,也就跟一个成年人的小腿差不多粗。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三个人分别在树顶附近利用100米长的金属直尺进行了高度测量,最后经过专家校正,得到的就是此次发布的83.4米的树高。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青报:爬树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团玺:我们这次攀爬有几个重要的原则,第一是安全,确保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棵树生长在斜坡上,向南侧微微地倾斜生长,在攀爬过程中,下面50米的地方我们常常是靠着绳索悬挂在半空的。绳索挂在树枝上,人在树枝间穿梭,需要保证我们攀爬时不会折断,这里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测试过程,要确保绝对的安全。HKI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一个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操作对树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我们走的时候也不会在树上留下任何东西,比如打钉子之类的操作是绝对不可以有的。我们下树时,会通过一种叫“双绳下降”的方式下到地面上,整个过程都利用绳索来进行,最后我们也会带走绳索在内的所有器材,确保不会对大自然造成任何破坏。

相关阅读:

  • 黄果树海拔最高多少,贵州黄果树海拔多高,黄果树海拔有
  • 牛顿是什么的奠基人之一 牛顿的代表作是与牛顿同年生
  • 6级多少分算过(计算机二级随便挑一科考吗)
  • (权威面对面)中国科考探秘地球之巅
  • 新纪录!青藏科考发现迄今中国最高树木
  • 西藏生态保护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 「奋斗者正青春」高原科考的追梦者
  • 世界领先!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下水,助力中国海洋
  • 双榜第一,从8.3涨到8.8分!《梦华录》三位女主,一个比一个
  • 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南极科考站最多的国家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