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科学家发现地球正变绿,原因就在中、印,但科学家对印度非常担忧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0-10 印度   亚马逊   绿叶   地球   植树造林   热带雨林   雨林   中国   科学家   面积   原因   农业

这些年来,我们致力于植树造林,希望让地球变得更绿。如果通过植树造林来让地球变得更绿,对于地球的环境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些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卫星发现地球确实是正在变绿,原因就在中国和印度,但科学家对印度非常担忧,这是怎么回事?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地球正变绿

《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曾经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和印度通过土地使用管理为绿化地球作出贡献》的研究论文,NASA的Terra和Aqua卫星经过长达20年的观测,收集到的数据表明,现在的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从2000年以来,地球的绿叶面积增加了5%。看这个比例值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年来地球的绿叶面积增加了多少,换个说法我们会更加直观,增加5%的绿叶面积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亚马逊雨林。其中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绿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最大,我们这2个国家在这方面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增长。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上世纪90年代,波士顿大学教授兰加迈内尼及其同事就已经开始注意到NASA的卫星数据中地球绿化现象,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地球的气候变暖、地球变得更加潮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地球的绿色植被面积增加,但是后来发现人类在这方面其实也是有贡献的。他们开始追踪地球森林覆盖面积以及变化情况,在2000年到2017年期间的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的绿色面积变化非常大、非常醒目。其中,在这10多年时间内,地球新增的绿化面积有大约四分之一都是来自我们中国,在这方面我们的贡献比例位居世界首位。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迈内尼表示,卫星发现中国、印度引领全球变绿,这说明人类活动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植被面积的,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地球未来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导我们在解决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污染时可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NASA的卫星发现地球正在变绿外,新华社也曾经制作了4期《卫星看中国》图文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从动态图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我们中国的绿化面积在逐年变化,绿化面积越来越大。这是我们这些年来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果。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印度非常担忧

按理来说,中国、印度这两个国家在绿化方面贡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增长,应该都是真的称赞的,都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科学家却对印度的情况深表担忧,这又是怎么回事?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情是这样的,虽然全世界的绿色面积在不断增加,地球正在变得比20年前更绿了,但是这些新增的绿色面积并不全部都是植树造林的结果,还包括诸如农业用地等绿化面积。在我们中国新增的绿色面积中,新增农业用地的占比约为32%,新增森林面积占比达到42%。相比之下印度新增的绿色面积中,新增农业用地的占比高达82%,而森林新增面积的占比仅为4.4%。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中国新增绿色面积有超过4成来自森林面积,而印度新增绿色面积中森林面积占比极低。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mly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农业用地、森林、草地等绿色面积都可以让地球变得更绿,但是效果却完全不同。以印度的情况为例,印度超过五分之四的新增绿色面积都是农业用地,这可能会给印度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农业种植是具有季节性的,再加上农业用地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源,印度这些年来不断开发土地用来作为农业用地,虽然可以解决粮食的问题,但是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同时可能也会导致大量土壤退化,到时候这些新增的农业用地就可能会被印度抛荒。如果被抛荒的土地再次长出绿植,这还算是好的,有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是可能会出现沙漠化、荒漠化等情况。所以,现阶段印度的绿色面积确实是在新增,但是未来可能会不增反减。这就是让人担忧的原因。

相关阅读:

  • 2021 环球小姐选美大赛落幕 印度佳丽加冕桂冠
  • 印度挂票死亡怎么处理(美国飞机挂票)
  • 印度怎么样(日本现在还敢打中国吗?)
  • 去哪个国家留学好(去印度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 塔利班有多少人(中国不敢打印度的原因)
  • 印度国土面积多少平方公里(中国十大不友好国家排名)
  • 格列卫价格多少钱一盒(印度格列卫现在合法吗)
  • 印度有哪些城市(印控藏南最大城市)
  • 印度电影有哪些(印度十大开挂神片)
  • 德里是哪里(印度有名的建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