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电热毯等近身取暖产品在欧洲热销。与此同时,保暖内衣、取暖宝和光腿神器等“过冬神器”也在走入欧洲民众的生活中。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在2022年多数家电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下降态势的背景下,电暖器、电热毯品类逆势增长,1至7月累计出口额分别达到4.9亿美元和3340万美元,其中电热毯的增速达到97%。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高达129万条,环比增加150%。与此同时,在速卖通上,取暖器、暖脚宝等取暖产品在欧洲主要国家的销量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在电热毯等取暖产品热销欧洲的形势下,位于浙江、广东和河北等小家电企业有所收益。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欧洲消费者急需性价比更高的取暖方式,“中国制造”的低功耗小电器成了新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电热毯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并不高,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安全系数低,“在欧洲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可能会遭遇巨额罚款”。
寻找低成本的“过冬神器”
“最近天气已经很阴冷了,大家都开始穿羽绒服了”,在德国斯图加特生活六七年的华人高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德国的冬天很冷,时间很长。她所在的地区一般冬天最低气温在0摄氏度,还算能够接受。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欧洲能源的短缺,她已经感受到能源问题似乎有点麻烦了。“能源危机体现在方方面面,能源贵,一切都变贵了”,高立观察到,现在邻居们都会在晚上早早关灯,节省电费了,以前大家是不会这样的。更夸张的是,很多依靠壁炉取暖的家庭,都在抢购木材,木头放在花园里甚至会被偷走,现在大家绞尽脑汁地藏木头。
高立的华人邻居正在兜售电热毯给她,她没想到这种儿时才会使用的用品,最近频繁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不过她提到,目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入手。“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有些家庭住在别墅里,那种老房子很大,需要更多的采暖费,开支一下子贵出三四倍的话,是受不了的,最近邻居的电热毯销路很广。”
DMS跨境电商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能源价格出现飙升。近几周,德国今年第四季度日间电力的远期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兆瓦时 1200 欧元(1,200 美元)以上,而在法国则超过2500 欧元。通常的价格约为 50 欧元。
“人们在今年冬天寻找成本更低的替代品来取暖”,该负责人强调,在国外某电商平台上,上周“电热毯”的在线搜索量猛增了342%,有平台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达到57%。连她自己在英国租住的房子,房租已经上涨了近百英镑,超过500英镑,其中包括每月100到300英镑的电费。
一位身在欧洲的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讲述了自己向一对英国老夫妇邻居安利取暖神器——电热毯的经过,老夫妇下单使用后,发出了好评。不过在此之前,大部分欧洲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电热毯。该博主表示,在亚马逊平台上的电热毯实际上都是从2020年逐渐上柜的,而今年9月份后开始增多。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8月欧洲五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亚马逊电热毯市场中,总计销售额达3000万元,销量为8.7万件,环比增幅达到233%。魔镜市场情报研究总监高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7月份这个销售数据也有在涨,不过没有这么明显。其中英国和德国涨幅比较突出,达到翻倍增长。
高峰指出,这种取暖设备受到欧洲市场欢迎,实际上从去年就开始了,空气源热泵和取暖宝等小家电去年就进入了各类推广中,今年一下子就卖爆了,由此进入到公众视野里。除了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还有一层背景则是疫情造成大家在消费支出上更加谨慎,倾向于花更少的钱解决实际取暖问题。
根据英国能源供应商 Octopus 的说法,典型的家庭每年可以通过选择电热毯而不是为整个房子供暖来减少 300 英镑的能源费用。据估计,为整个房子取暖每天费用约为 4 英镑,但节能电热毯每小时只需 2 便士到 4 便士。上述跨境电商负责人提到,许多家庭正在为今年冬天更高的能源成本做准备,保暖的衣服和节能电器,如空气干燥机和空气炸锅,都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