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对候鸟的影响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空前干旱导致鄱阳湖生态灾难,候鸟过冬成大考
早在2015年,胡振鹏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江西水利科技》期刊发表了《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在2020年出版的个人著作《鄱阳湖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演变》中,他也呼吁要加强碟形湖的保护与管理。但长期以来,碟形湖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始终停留在呼吁层面。
鄱阳湖朱袍山碟形湖干枯现状。
不久前,江西省政府决定,将吴城和南矶两个保护区的33个碟形湖管理权从村委会手中收回。由于都昌保护区人力资源和经费有限,其保护范围内的十余个碟形湖收归计划暂缓至明年。
胡振鹏认为,如果相关经费充足,针对重要的碟形湖,可以采取生态补偿的方式一次性从村委会“赎买”使用权,其余碟形湖可与村委会签订租赁协议,共建,共管,共受益,保护区每年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水位管理权收归管理局,水位不能随便消降,要根据候鸟越冬的情况来排水或蓄水,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把现在的损失降到最低。”
上述建议很快得到决策层的响应,并予以明确。目前正在制定有关实施方案。
鄱阳湖极端干旱危机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碟形湖的重要性,保护碟形湖也成为新形势下的共识。在理顺碟形湖的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应明确其生态功能定位,以提升管理效能。在胡振鹏看来,碟形湖对鱼类、植被、底栖动物等均有保护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承担着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碟形湖要以候鸟栖息地保护为主,鱼类保护等其他功能只能兼顾。
近日,适逢冷空气南下,江西多地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加之三峡水库向长江下游补水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止跌回涨。据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14时,星子水文站上涨至8.13米。与10月4日最低水位6.68米相比,上涨超过1米。水位上涨给干涸的鄱阳湖带来一丝喘息。但据水文部门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鄱阳湖水位将由小幅上涨后转为缓退。
目前,首批候鸟已陆续飞抵鄱阳湖,而随着冬季候鸟迁徙高峰的临近,鄱阳湖面临的大考才刚刚开始。
作者:万小军
图片来源:受访者、中国新闻图片网、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