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是以天干地支来计年,月,日,时的,猴年,通常大家都知道,每12年一次,其实月份也是的,以农历为准,正月为寅月,也就是虎月,二月为卯月,即兔月,那么马月也就是午月,应该是农历的五月,猴年马月其实来自一个预言,是说某一个猴年的五月,会有一件对人来说很重要的事发生,所以说,"等到猴年马月吧",后人慢慢的改变了原意,变成了遥遥无期的意思。
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得到,大概意思是指,对于想办成一件事情或者实现一种愿望,似乎是没有多大的指望。
猴年马月就是猴年里的农历五月,每十二年就有一次,猴年马月也指日可待了,从语言逻辑上讲,凡是说要等到猴年马月的事情,到了这个农历月就该成功了。
“猴年马月”这个词义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长期使用后就成了一个成语,现在的人使用得也很频繁。因为过去人的寿命相对短暂,好多人都活不到40岁,因此12年几乎占据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用这么长的时间干一件事,对于过去人而言就显得尤为漫长。
OK,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