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在朝鲜刺骨的寒风中,十多万中华儿女葬身异国,代价不小。就那个时候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正是国家举步维艰的时候,却被迫派出几十万军队在国外打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仗必须打,因为朝鲜半岛离我们太近了,历史上这个地方是外国军事力量不能碰的。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北面与亚洲陆地相连。朝鲜半岛上有两个国家,朝鲜面积约12.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福建省。韩国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或江苏省。
朝鲜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当时,当商朝在周朝灭亡时,商朝的后裔姬子带领他的人民来到朝鲜半岛的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当时中原文明还没有控制辽东,所以朝鲜半岛是最先看到日出的,意思是太阳或者日出,没什么新和美的意思。
如果算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为保存朝鲜半岛而介入的战争不下四次,前三次是对日,最后一次是对美。公元663年,朝鲜半岛三足鼎立。高句丽、新罗、百济独立,都想统一朝鲜半岛。但是半岛这么大,任何一方都无法对另外两方形成压倒性优势,只能寻找外援。最终新罗选择了唐朝,百济和高句丽选择了日本,决战最终在白村河口爆发。
此役,唐朝派兵一万三千余人,而对手日本则倾兵四万五千,遍布全国。可惜几乎被唐新朝联军全歼。关于这场战争该不该打,没有记载,但后来唐朝得到了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旧址,日本从此对唐朝产生了畏惧,历任驻唐使节为证。这场战争带来了近千年的和平,直到公元1592年的明万历时代,日本再也不敢觊觎朝鲜和中国的土地。
丰臣秀吉和日本统一后,军事实力极其强大。为了缓解新兴军事贵族与现有土地不足的矛盾,丰臣氏决心通过朝鲜征服大明。当时明朝也是内忧外患。内部国库空空虚,粮款支付没有继续,外部局势躁动不安,强敌在身。因此,在连续几次内阁会议上,反对入侵韩国的内阁成员占了大多数。然而万历皇帝对形势的判断却出奇的准确。他断定日本的“跑狼不会是为了朝鲜,而是为了大明”,于是力推舆论,决定出兵朝鲜。
结果明朝以7万大军苦战7年,最终在丰臣秀吉打败了9个军团的14万大军。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明朝摇摇欲坠,国力衰弱,但这一战扑灭了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的妄想。丰臣秀吉很沮丧,休眠的德川家族取代丰臣氏成为日本新一代的统治者。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影响深远。至少这场战争带来了几百年的和平,直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
清末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由此造成的后果显而易见。此后,日本逐渐将朝鲜半岛纳入殖民体系,甚至通过1910年的“日韩合并”强行吞并朝鲜半岛。至于中国,日本的影响力通过朝鲜半岛继续向东北延伸,以至于整个东北三省都不再归中国所有。这场战争的结论是,朝鲜一定不能有外部势力染指,否则中国自己也会有危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对朝鲜的求救是置若罔闻还是回应,这对刚刚建国的先贤们是一个考验。其实只要回顾一下白村江之战、万历抗美援朝和甲午战争,结论就很明显:这一仗一定要打,一定要赢。最终,数十万中华儿女再次扛起步枪出兵朝鲜,在东北亚刺骨的寒风中,勇敢地跨过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