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759年,扬州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帝国江都。不仅有着众多来自波斯、印度和阿拉伯半岛的移民经营,同时也成功吸引来大批出生自草原、中亚或朝鲜半岛的商业势力。依靠自然之力与人工雕琢所赋予的双重优势,成为唐朝除广州外的最大南方口岸。

航行在运河上的大型运粮船
然而,仅仅在一年之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便彻底沦为人间地狱。大批居民遭无情屠杀,积累数百年的财富也被洗劫一空。这场空前悲剧的始作俑者,正是贵为帝国封疆大吏的将领田神功,也是因安史之乱而衍生出来的次生灾害。对整个江淮流域的影响,也将持续数百年时间。

扬州建城 始于吴王夫差的邗沟运河工程
作为出现于春秋晚期的重要堡垒,扬州从一开始就与内河航运有千丝万缕的共生联系。当时的吴王夫差为实现自己的北上战略,下令开挖由长江通向淮河水系的邗沟。同时也兴修了历史上的第一代扬州城,作为保护航运安全的军事要塞,以及自己御驾亲征时的前线指挥部。但令他没能料到的是,江东大地很快便为一波又一波的北方势力所斩获。原是交通节点的扬州,也自然升格为许多中原王朝的东南区域总部,并不断与对岸的南京展开地位争夺。

隋朝灭陈后 又将扬州扶持为自己的江都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的军队攻灭陈氏南朝,并下令将对方的都城建康拆毁。在此之前,他已名人将许多自春秋到魏晋时代的旧运河重新疏通,以便大批士兵和钱粮能在关中与江淮两地快速转运。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吴王夫差留下的邗沟。于是,整片区域的首府又重新迁回扬州,开始升级为隋唐两代的繁华江都。等到隋炀帝在公元605年开启第二阶段工程,将运河在规模扩大之余,又直接延伸至北方燕云地区。从而塑造了一整四通八达的内陆航运体系。

莅临扬州考察运河漕运的隋炀帝
此时的扬州有多重要?我们从隋炀帝本人的结局便能略知一二。在三次好大喜功的远征高句丽战争失败后,全国各地都因不堪重负而爆发骚乱。由于自知难以迅速平定局势,这位先前还意气风发的自信派君主便选择退而求其次,率领禁卫军部队沿运河撤退到江都待命。这样一来,即便不能靠战功重新执掌天下大局,也能靠江南的粮食供给坚持很久。虽然还是被哗变的贵族与士兵杀死,自己也没有因物资匮乏而丧失最后的体面。

隋唐大运河成为扬州繁荣的根本保障
到了公元619年,新建立的唐朝军队成功降服江淮流域,继续将扬州作为自己节制东南的区域首府。辖区不仅包括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还包括了今日的浙江与福建两省地界。通过相对宽松的统御政策,迅速将恢复的农业产出运往洛阳和长安。稍后也频频支援北部前线,成为击败东西突厥、高句丽等劲敌的物资保障。至于扬州城本身,也利用帝国不断打通的漫长交通线,升格为联动东南亚、中亚、北亚与东北亚各边区的国际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