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早已使北方多地的经济崩溃
事实上,田神功的暴虐举动并非没有动力源头。由安史之乱所引发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将黄河两岸的大片沃野变成废土,也使很多区域的经济全盘崩溃。于是,唐朝方面为缓解严重的财政压力,不得不大量铸造新钱,并以1:30的比例兑换旧币。对面的叛军集团也有类似操作,引得全国上下物价飞涨。很快又催生出造币产业的原材料不足问题,使得民间出现了许多私自毁钱售卖或复刻假币的求生行为。因此,许多节度使的部队也仅仅能做到包持包住,根本拿不出足以催促士兵再卖力些的高额军饷。

南北朝时代的波斯商人画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扬州商业区的破坏和滥杀无辜也就顺理成章。许多从当地藩坊搜罗出的昂贵财货,也被田神功直接送往长安宫廷,从而为自己在唐肃宗那里争取来免责声明。至于原本尚能支撑的江淮流域经济,则因发动机遭重创而彻底停歇。不仅使江南米价蹿升至可怕的1斗1500文钱,稍后又连带传到至关中地区,弄出了1斗7000文钱的恐怖高价。显然,这是基层办事人员的竭泽而渔作风所致,更是长期战乱对民生福祉的破坏力展现。至于官军在收复洛阳后,允许回鹘雇佣兵靠劫掠弥补工资缺额,自然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粟特商人墓中的 波斯化生活场景再现
最后,田神功对扬州痛下杀手,还有一层因安史之乱而被引爆的矫枉过正风潮。由于安禄山自己是粟特商人后裔,副统帅史思明是归化突厥,麾下的精锐骑兵又多为契丹人,所以让许多文臣士大夫们都愤恨不已。纷纷制造舆论攻势,将叛乱发生的缘由归结为华夷之辨。尽管当时的许多胡商根本看不上安史集团,也根本没兴趣陪他们夺取江山,却架不住唐朝地方官的为财清洗。更为异常讽刺的是,身在灵武的唐肃宗因痛感军队表现疲软,先后从西域、吐蕃、回鹘、阿拉伯、南诏等外邦招揽佣兵。还直接委以重任,弄的官军队伍里的胡人比例经常要远高于叛乱者阵营。

唐朝时期的扬州城 面积远大于后来的宋明两朝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安史之乱在公元763年彻底结束,原本萧条的运河经济也再度活跃起来。依靠人流、经流的迅速回血,扬州城也以最短时间就重现了繁华景象。但始终无法比肩此前的盛世阶段,并且开启了一场持续约2个世纪的衰退进程。等到五代时期的杨吴政权被颠覆,这座盛极一时的江都就再也没恢复到自己当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