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鱼的饲养方式
银龙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到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一般栖息在支流的水潭,以及岸边被水淹没的灌木丛,有时在生有浮草的水环境中都可以发现银龙鱼。后流入我国,在南方繁殖银龙鱼已经获得成功,是我国主要的观赏鱼之一,银龙鱼在亚洲的东南亚因风水需求相当受欢迎。
银龙鱼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 背鳍和 臀鳍呈带形,向后延伸至 尾柄基部 。下颚比上颚突出,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
在其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五排大鳞片,在光线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各鳍在光照下,反射出畅红或橙色的光泽。幼鱼体色较蓝;背鳍和臀鳍均有红蓝色边缘。 金龙鳞片边缘呈金黄色,各鳍均为金黄红色。红龙体色为金黄色,鳞片边缘呈金红色,口及 鳃盖均有深红色斑块,各鳍均为深红色。银龙体呈银白色,黑龙体色为银白色而略带浅青紫色,各鳍均为篮黑色。 龙鱼体长可达50~100厘米。
银带拥有十分细长而侧薄的体型。嘴巴的位置位于上方,口裂延伸至眼窝后缘。下颚较上颚更为突出,前方并排着数个线状的 侧线器官。吻端长有一对 触须,在自然环境中迦 游的野生个体,成鱼的触须可以伸长至3-4cm,但在人工饲育下的个体由于生长受至阻碍往往只能长到1-2cm。下颚的齿骨十分发达,在上下颚间排列地像 梳子般的圆锥形齿十分细小且锐利,各齿间的间隔十分狭小。不只前上颚骨,齿骨连口盖的副蝶形骨与舌的构成骨皆十分发达,这是为了要一口咬碎大型 甲壳类生物与 甲虫而发展来的。另外,上下颚更注重的是易捕捉猎物的猎捕机能而非其牙齿的 咬合力。 鳃耙发展成棘状。咕噜噜的大眼睛接近上颚前缘,视力十分良好。吻部很短。鼻孔位于两眼的前上方,十分接近吻端。 背鳍、 臀鳍十分地长,臀鳍的起点比背鳍还要前面些。延伸出去的 腹鳍之一棘条甚至超过了臀鳍的起点。胸鳍十分发达。特别是长而有力的之一棘条更是银带藉以跃出水面的利器。这种美妙的飞翔力更使得银带在南美洲当地赢得了“ 跳跃鱼”(亚马逊“水猴”,夜间易跳缸,故多加防护网。)的美称。
体侧覆盖了五列大又美的 圆鳞。 侧线从头部后 鳃盖的后缘上方一直通到 尾柄。体高约为体长的五分之一。九十公分左右的五-八岁的公鱼其体高较母鱼来得大上许多。
在全身灰绿色的身躯里巧妙地混入银白色。在饲育下的幼、亚成、成鱼期时都喂予 磷虾的话,由于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作用,在 背鳍、臀鳍的地方会镶入红色的横带,就连体侧的鳞片外缘也会变成红色。成鱼时红色渐浅而成为熏银色、白金色。背鳍、臀鳍的边缘白色的味道更浓,使 得原本就硕大的身躯更显庞大。由于性别的差异,母鱼的颜色稍深,看起来体色呈 暗色。而背部则不管公母都呈灰绿色,当作背景色来看时十分舒服。但是体侧强烈的镜面现象,使得在光线下时除了繁殖期外公母鱼是很难分别的。养殖个体中也有少数全身 白化的所谓 白金色银带的色彩变异个体存在。
银龙鱼的生长繁殖
银龙鱼在游动中排卵 *** ,卵的直径在4毫米左右,每对亲鱼每次产卵200粒左右,多者300余粒。自然条件下,雌雄银龙鱼产卵和 *** 结束后,雄鱼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受精卵在雄鱼口中经过40-6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带卵黄囊的仔鱼。仔鱼靠卵黄囊生活8天左右,便可发育成能游动摄食的幼鱼。
银龙鱼的饲养 ***
养殖提示
体格健壮,生长迅速,食量大。性情猛,能吞食小型 鱼类、不宜与 其它 鱼混养。用大型 水族箱,要加盖且不宜铺底沙。喜弱酸性或中性 软水,水温22℃以上,最适宜温度为24-28℃。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银龙鱼怕冷,注意水温)
苗种准备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应关好门窗,适当加温,将 鱼种房内温度调控到28℃。
选好鱼缸,一般口径126厘米、深48厘米的鱼缸可放养鱼苗300尾,装好过滤棉、活性炭、 珊瑚石、气泵和水泵,控制缸水深20厘米,调温到28℃;同时备好水温25℃、内含食盐1%、呋喃西林2毫克/千克的新水适量。
新鱼入缸
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 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 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更好让水达到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小食盐(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伦或20公升的水中)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更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如果原缸的水没有问题的话),已取回1/3为更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建议龙鱼从小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