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现实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掌握密度测量方法;
2.了解压力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3.固体压力的计算、加压和减压的方法及应用;4.液体压力的特性及相关计算;5.大气压力和流体压力;
6.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应用;7.知道船、潜艇、气球、飞艇的沉浮。
[知识网]
【要点】要点1。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物质的密度。
重点:1。公式:
变形:
、
2.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 = 103kg/m3 1kg/m3 = 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3.理解密度公式:
(1)相同的材料,相同的物质,
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体积比有关;随着温度、压力、状态的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一样的,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个特性。⑵质量、体积和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
成反比;相同体积的不同质量和密度。
成正比。4.图片:如图所示:
答>
第二
5.测量固体的密度:(356740中密度(固体)的测量,HD类中密度的实验题目)
注: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水法。这里采用一种科学的方法——等效替换法。6.测量液体的密度:(356740课堂密度的实验题目中的密度测量(液体)σ原理:ρ= m/vσ方法:①用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的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③称量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到液体的密度ρ=(m1-m2)/V。7.密度的应用:(高清课堂《与密度有关的计算》356641利用密度识别物质;判断空心是固体)(1)物质的鉴别: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一般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⑵求质量: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物体的体积很容易测量,但不便于测量质量。其质量可用公式m = ρ v计算.⑶求体积: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物体的质量容易测量但体积不方便测量。它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m/ρ计算。(4)判断空心实。关键点:压力
压力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压力的作用。
关键点说明:
(1)压力(高清课堂“压力”)
1.压力:
①原因:物体相互接触挤压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应力平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不一定是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
(1)其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力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称为压强。
(3)公式:P = f/s .其中P代表压强,单位为帕斯卡;f是以牛顿为单位的压力;
s为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4)国际单位:帕斯卡,缩写为PA,符号为Pa。1Pa=lN/m2,
它的物理意义是lm2面积上的压力为1N。
3.增加和降低压力的方法
(1)增压方法:①增压;②减少受力面积。
(2)减压方法:①减压;②增加受力面积。
(2)液体压力(高清教室的液体压力)
1.液体压力特性
(1)液体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力。
(2)在同一液体中,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3)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力越大。
(4)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力越大。
2.液体压力的大小
(1)液体压力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类型,
p是液体压力单位帕斯卡(Pa);
ρ代表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h为液体的深度,单位为米(m)。
3.连接器.液体压力的实际应用
(1)原理:当通讯装置中的液体不流动时,每个容器中的液位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弯管、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
(3)大气压力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和空气体的流动性,挤压产生。
2.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杯盖实验,瓶中吞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切利实验
(1)实验方法:将一根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管口,然后插入水银槽中。放开手指,当管内的水银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了。此时,管内外的水银柱高度差约为76厘米。
(2)计算大气压的值:p0=p汞=ρGH = 13.6×103kg/m3×9.8n/kg×0.76m = 1.013×105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