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丁真上了央视。
29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三条推特,向海外网友们介绍这个意外走红的“甜野男孩”,相当于给丁真定了个调。
“国有网红”彻底坐实。
“丁真效应”的红与黑
对“红透了”这件事,19岁的丁真是最晚一个知道的。
爆火三天后,记者问他:知道自己在网上火了吗?
答:不知道。
记者:知道有很多节目要来找你吗?
答:不知道。
记者:那你想当明星吗?
丁真估计没听懂,答:(想当)赛马王子。
他不知道这个世界围绕着他,产生了一轮又一轮的波动。
走红当晚就有人开始担心了:流量吞噬人的能力无可估量,如果选秀、直播、综艺齐上阵,网红坍塌是分分钟的事。
那时丁真还没签国企,摄影师胡波直播时,一边叫丁真“电子宠物”,一边煽动观众给他刷礼物,“榜单前三告知丁真联系方式”。
很快丁真旧时的土味照片也被人肉了出来,有杀马特发型、穿金戴银的服饰、还有竖中指的手势……世界上最纯净的男孩“幻灭了”。
另一场风暴来自2021年1月,丁真抽电子烟的视频被曝光,他熟练地吞云吐雾,网友表示“人设彻底崩塌”。
丁真承担了人们对“美好”太多太多的幻想,但拨开所有的想象,他其实是有缺点的人。
那时抽电子烟已算得上很大的污点,谁又知道我们之后目睹了一个充斥着出轨、嫖娼、诱奸、选妃、代孕……的2021年。
两天后工作室正式道歉:“吸烟系成年人个人选择,但作为公众人物需注意公共影响力,丁真表示歉意,并呼吁大家关爱身体健康。”
最大的风波,严格说不关丁真的事。
有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直男群体,为丁真被全网女孩喜欢而愤怒,说这是对天下男性的冒犯,有人说“十年寒窗苦读不及丁真一笑”。
他们P遗照、取黑称、抵制理塘旅游,虎扑投票显示,63%的男性网友认为丁真不如自己帅。
当然,爱意与恨意同样是洪水猛兽。
丁真刚进国企,就有商业代言找到杜冬,有人说拍个视频就送一辆车,有人表示两场直播就能解决2000万产品滞销。
这对理塘来说都是了不起的钱,杜冬都拒绝了,“领导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受到多少诱惑”。
理塘在携程的搜索量增长620%,甘孜州酒店预定量同期增长89%,人们渴望了解丁真的一切,包括他戴的耳环,每天能卖20个。
电话更是被打爆了的节奏:有男粉丝说了半个小时被过度消费不行;还有人说不要让丁真加陌生女人的微信,她们都是山下的老虎……
2021年8月,仓央嘉措微型博物馆发出捐书倡议,将仓央书房设为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原本没掀起多少浪花,因为丁真的走红突然火热了起来。
书房里堆满了粉丝送来的书,收件人“丁真”的快递占到全县城的十分之一,很多是教辅,因为丁真是“九漏鱼”,新华字典有几百本,督促丁真学汉语。
丁真的愿望也从赛马王子变成了从拼音开始学汉语,看完网友寄过来的书。
面对这喷涌而来的善意和恶意,杜冬以及丁真团队的人既焦虑又兴奋,“感觉就像骑在鲸鱼背上,它带着去哪儿就去哪,唯一能做的是勉强坐稳”。
丁真想法没这么多,他每天上午接受媒体采访,下午学普通话和直播……他想回家看看了。
理塘县城离丁真的村庄有3小时路程,他打算回家那天,公司得知村口停着8辆外来车辆,最终丁真没能回家。
热闹总会退场的,“丁真效应”逐渐在减退。
这一年多,丁真稳定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但不似成名初期天天炸热搜。
他相继登上各地春晚,去了微博之夜、《时尚芭莎》,参与纪录片《无穷之路》《丁真的自然日记》,甚至在联合国的演讲中也不露怯……
他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发表数字专辑《风的使者》,30%的收益用于家乡和高原地区的公益,还加盟了综艺《中餐厅5》担任常驻嘉宾。
人们又开始唱衰“果然网红难逃娱乐圈”。
但成名当晚就可以去《创造营》将身上全部的流量变现,丁真偏偏花了7个月,选了一个慢综艺。
其实工作室有意与饭圈保持距离,丁真拒绝了粉丝买大屏应援,还遭受了粉丝脱粉回踩。
杜冬早就意识到“丁真的问题关键是没有作品”,作为一个可持续的IP,他需要成为内容输出者,而不是静止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