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建筑有一个陡峭的双折屋顶和双坡老虎窗,主立面的第二层是一个由木架支撑的开放式画廊。底层砖墙,水泥刷墙,半圆拱形券门窗,券身点缀着突出的毛石间隔。整体充满特色,局部有北欧风格。
东聚·总东公馆
汾阳路南过复兴路,太原路汾阳路79号旁。现在是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法国文艺复兴晚期的住宅。由于其颜色和形状与美国白宫相似,这座建筑被称为“海上小白宫”。
这里曾是公共管理局局长的住所,建于1905年。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豪宅,据说是为了在乱世中保持安静,但也有人说是怕麻烦,不安全,所以躲在偏僻的地方生活。19世纪末,法租界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如1874年法国人占领宁波同乡会四明堂引发的事件。
整个建筑呈18世纪欧洲城堡形状,共三层,地上两层半,地下半层。建筑主立面朝南,面对一大片具有法式艺术风格的草坪。草坪后面有小溪和树林。
主体建筑平面中部突出,呈半圆形,半圆形两侧为平墙,有长落地窗。是一个露天的圆形楼梯,门前有左臂和右臂。自动扶梯中间的空里设置了一个狮头喷泉。由电泵控制的“活水”日夜从狮子口中喷出,颇为有趣。
1932年成为日本驻华大使馆;抗战胜利后,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个办事处。
建国初期,首任上海市长陈毅曾在此暂住。“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工艺美术学院被赶出校门,林彪的儿子林住进了这所房子。1972年,工艺美术学院回到旧址,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展览馆。
三塘河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