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雪景(想拍有意境的雪景?)
昨天北京下了2021年第二场雪?
我真的不记得了。反正这个冬天,北京真的不“雪贫”。
中午,雪下得很大,
午休的时候,我抓起手机直奔天坛。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拍了早上雪后祈年殿。
我想这次我终于可以拍一张下雪的照片了…
我忘了,昨天是星期一。
新年祈祷大厅,关闭。
(门里的祈年殿。他是怎么进来的?)
主要拍摄目标没了,只能拍看到的。
但是当拍照从“命题”变成“开场”,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我满意的。
然后通过这些照片,
其实也可以讲一些下雪天拍摄的技巧。
1.一定要迟到。
我写某个领域的拍摄技巧,一般很少上来讲后期。
但是拍雪景一定要后期。
尤其是手机拍摄,无论你前期调得多细,如果不是后期,照片都会有瑕疵。
能见度差、曝光不足、颜色暗淡是常见问题。
所以,后期有三个参数必须调整(以snapseed为例):
首先是色温(白平衡),比较冷。
二是饱和度,华丽一点。
第三是亮度和曝光。开大一点。
这三个选项调整后,照片会很不一样,
当然,锐度、高光和阴影也要微调,但不是必须的。
2.必须要有布景搭配。
进不了祈年殿,就在门口拍了两张。
背景还是当年的祈年殿,但是我拍摄的重点是在建筑外面。
如你所见,拍摄时,我加入了“X”因素:鸟类。
这使得同一个场景生动而特别。
任何场景都是如此。只要加一个变量,照片就不一样了。
3.把小雪从暴风雪的视线中带走。
拍摄雪景,焦距的选择很重要。
用主镜头(广角)拍全图,画面一定要干净。
但是如果你想要更简单的,那么我还是推荐你用长焦。
有了压缩,照片看起来确实更简洁。
另外,拍雪的时候,焦距越长,雪越密。
比如这张照片,我用了10x变焦,小雪几乎捕捉到了暴雪的视觉感。
当然,高倍长焦的画质肯定是受损的,但是下雪天本来就雾蒙蒙的,所以画面中的噪点并不明显。
4.暗焦点使雪花更具颗粒性
在小雪拍摄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是曝光加减对雪花形状的影响。
拍摄时,如果把焦点放在相对明亮的部分(曝光减少),那么雪花拍出来就是颗粒状的。
如果你把焦点放在相对较暗的部分(曝光度较高),那么雪花在拍照时就被画成一条线。
如果是白天拍的,我还是建议你稍微调低曝光度,这样雪花比较清晰,拍出来更好看。
至于亮度,后期还原也是可以的。
5.阴天也有明暗对比。
小雪场景要注意的第二点是明暗对比。
你可能会说,阴天多雪多雾,没有太阳。光线对比在哪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弱的光线下也会有反差。
比如这张照片,当人在树下的阴影里时,并不显眼。
然而,当他到达树荫缝隙的亮点时,他立刻脱颖而出。
那么,到了后期,就更方便了。
此外,寻找雪中光影的对比也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创作时有趣的灵感。
6.以人文主义的态度拍雪景。
拍雪景不仅仅是拍风景,更是拍人文。
例如,玩雪的人:
而下面这张照片,我看到logo后,觉得颜色在下雪天很醒目,就想着怎么用它来创作。
恰巧一个小女孩坐在边上玩雪,两人结合生了“诈”。
一个亭子以柱子为界,两边的人动作和姿势几乎一模一样。拍出这么巧妙的场景,还是挺有意思的。
7.线条的呈现
在雪地里拍照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雪会遮住很多细节,
没有细节,场景的完整性会更高。
自然非常适合拍台词。
在这张照片中,门洞形成了一个“嘴”的形状,里面的树形成了一个“X”。
我在路口等一个人,线和面出来了。
这张照片,其实很乱,但是因为雪的存在,在颜色上分为弧形和直线。
当然,如果把线条拍出来,加上色彩对比,照片看起来会更有意思。
今年的雪拍攻略来的有点晚,
下周我们要去初春,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