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活动,
香港“七小福”重聚。
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已经不太知道七小福,
除了洪金宝、成龙、元彪这样家喻户晓的大明星都是出自“七小福”,
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动作电影的天下应该算是“七小福”打下来的。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世界,
“七小福”的故事充满了传奇——
拜师、学艺、生死契约?
共同进退还是互掐互毁?
兄弟情深还是兄弟阋墙?
这个加起来四五百岁的老牌组合,
依然在用故事为娱乐圈添砖。
说起“七小福”就不得不提于占元,
曾经的京戏名伶,
可惜时代不给力,
混得有点差,
好在于占元比较有经济头脑,
自个唱戏混不出名堂了,
就收徒弟赚钱吧,
于是创建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
名字确实比较唬人,
其实就是梨园,跑江湖卖唱的,
于占元就是班主。
那什么孩子会被送进来,
一是顽皮好动,到处惹是生非,家里管不动的;
二是学习不好,估计也没什么读书天分的;
三是父母喜欢京剧,想让孩子来满足自己愿望的。
虽然打着现代化的名号,
但其实很多还是依了旧时梨园的规矩——
任凭管教,打死无怨。
于占元最早收的徒弟叫吴明才,
入门没多久就离开了,
跟着胡金铨做了几部电影,
本以为一脚踏进了电影院,
实际上却是镜花水月,
据说后来成了最早一批闯荡内地的香港电影人之一。
后来又收了一个姓傅的学生,
据说是没练几天就受不了走了。
再来就是洪金宝了,
洪金宝成了名正言顺的大师兄。
或者是因为自己名字中有个“元”字,
于占元给每个入学的学员都以“元”为名,
洪金宝改名为“元龙”,
当时还叫陈港生的成龙改名“元楼”,
还有,
元彪,
元奎,
元华,
元武,
元泰,
元秋,唯一的女学员。
元庆,也就是后来的袁和平。
元德,
元俊,
元彬,
元振,
元宝。
一共是十四个学员。
“想吃蹦虾仁,须下苦功夫”
这是于占元常常念叨在嘴边的口头禅,
学习的辛苦由此可见。
拉筋、劈腿、翻跟斗,
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
样样都要学,
样样都要精,
每天要练十九个小时向上,
除此之外还要清洁打扫干苦力。
这就是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据说,
这些学生中被打最多的是元楼,也就是成龙。
成龙入学后,
他老爸来看他,
给老师于占元送了点礼,
还向于占元提出要成龙拜干爹的请求,、
没想到于占元就答应了,
成龙成了于占元的“契仔”,
师兄弟们都喊成龙“干殿下”。
如果你以为拜了干爹就能得到优待,
那你就错了。
于占元说:
你是我干儿子,不能让人家说我偏心。
于是,
师兄弟里谁犯错要挨打,成龙得陪着,
有他参与的,那就加倍受罚。
坑爹的干儿子啊。
不过也许正是打得多了,
教导的严厉了,
成龙成了这些学生里最红的。
关于成龙的作品就不用多说了,
从国内到国际,
成龙的影响力确实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
即便是有一个涉嫌毒品的儿子和见不得光的私生女,
成龙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无人能否定。
而洪金宝这个顶替上位的大师兄,
确实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哥。
在成龙等师弟的眼中,
洪金宝就是天生的领袖、霸道之王。
别看洪金宝小时候一脸的清秀漂亮,
其实却小小年纪就有着不一般的掌控欲,
俨然一副大哥大的模样。
香港影坛有很多大哥,
在陈可辛眼中,曾志伟是大哥,
在很多人眼中,成龙是大哥,
但对于曾志伟和成龙来说,
洪金宝才是大哥。
说起这个曾经清秀漂亮的大师兄,
怎么成了现在“最灵活的胖子”,
这也是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过往——
洪金宝在一次训练中跌断脚踝住院,
家里就寄去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要给洪金宝好好养养伤,
就这么吃啊吃啊,
加上受伤不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