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每月自动续费的营销套路越来越普遍,消费者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一些机构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4月8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喜马拉雅等11家影音平台此前的体验结果,约谈现有影音网站,提出9条整改意见。,包括自动续费扣款没有提醒,自动续费默认勾选,开通容易取消难等问题。
截至今年4月17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音频网站已向浙江省消保委发送整改回函。对于自动续费扣费问题,11家影音网站表示,购买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的消费者,在扣费前会收到网站通过站内消息、短信等方式发送的提示。
近日,记者打开这些音频网站的App查询,发现大部分都取消了默认的自动续费功能。VIP会员协议详细解释了连续套餐/自动续费服务,其消息中心也有会员到期提醒和自动续费扣款提醒。FM提前3天站内新闻通知,提前1 ~ 2天短信通知,发出多渠道多频扣费信息。
然而,一些相对较小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本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山东张先生在手机扫描仪上被“续费”了258元。
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训智看来,月月自动续保问题普遍存在,说明监管部门没有做好事前和事后的监管。事先,监管要以明确醒目的形式提醒商家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事后监管就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要及时对商家进行监管甚至处罚。
刘训智认为,浙江省消保委的约谈不是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应该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工信部门进行监管,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比如通过黑名单制度,对违法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进行必要的信用惩戒。监管的力度,这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将逐步消除。”(记者杨颉实习生谢露蓉)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