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后一天上映的电影《一朵小红花》,在电影开头就问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是癌症患者,你会怎样生活?
很多“正常人”可能无法理解并做出这种假设。
而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正常人”。
影片催人泪下,剧中经典台词:小红花,奖励你人生第一次主动。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希望。
正如陶勇博士对一朵小红花的评论:
相信苦难中的美好,相信这个世界是值得的。
纵观近几年的国内外电影,抗癌片可谓佳作频出。
滚开!《肿瘤君》以其温暖励志的剧情,让很多人感动落泪;
《将死求生》在现实关怀和商业考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取得了31亿票房的好成绩;
三部外国电影《抗癌的我》、《星宿中的错误》、《厄尔和我》和《将死的女孩》都聚焦于身患癌症的青少年,因其真实的细节、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演员而受到影迷的称赞。
这些电影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走进大众视野,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巨星因此“倒下”。
2012年5月31日,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总装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因胆管癌去世。
2017年9月15日,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父南任栋因肺癌去世。
2020年7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守仁因肝癌去世。
……
目前,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92.9万例,死亡233.8万例。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后者常被称为“癌”。
恶性肿瘤通常生长速度快,具有侵袭、远处扩散和转移的性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死亡。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一直对癌症心存畏惧。
癌症难以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发现得晚。但是肿瘤发现难不代表不能早期发现,只是很多人不愿意了解肿瘤预防。
其实很多肿瘤入侵的时候,身体是有预警信号的。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就能及早识破肿瘤。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健康杀手”。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可以预防、筛查、治愈。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多阶段的过程。正常细胞进化成癌细胞,然后形成危害人类健康的肿瘤,一般需要10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完全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检测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利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控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作用。在我国较早实施癌症综合防控策略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02
运动可以预防癌症。
运动确实可以防癌,经常锻炼的人免疫功能更好,是防癌的第一道防线。但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说的运动并不是剧烈运动,而是长期、持续的有氧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免疫细胞,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可以随着运动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就可以在癌细胞形成之初将其消灭。相反,久坐的人容易得癌症,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免疫细胞。
运动本身也会刺激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加速骨髓产生白细胞,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少量的癌细胞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白细胞围攻歼灭。
运动还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在运动过程中,大脑会产生能引起人身心愉悦的物质,能消除忧虑和烦恼,抑制不良情绪的侵蚀。
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心和毅力,对于战胜很多疾病至关重要。
03
肿瘤早期预警信号的“五字诀”:血、块、痛、热、减。
(1)
血(出血)
除女性正常月经外,人体任何器官不明原因出血,持续出血,都可能是肿瘤的预警信号。如不明原因的流鼻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引起的一过性流鼻血,可能是鼻咽癌等肿瘤和血液病;
咳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牙龈出血或过度劳累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