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错觉?“日息12000”
“你的申请通过了,额度5万。请及时点击链接领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收到过类似的信用营销短信。
此外,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词:“日利率0.02%”,“5分钟即可放款”,“0抵押,0担保”,“凭身份证贷款10-20万”……
很多用户被各种贷款广告误导,造成利率低的假象。当他们真正借钱的时候,发现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远远超过了24%。这种刻意掩盖实际借贷成本的营销行为,很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误解,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早就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早在2020年初,人民银行就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为导向,推进“明示年化利率”工作,要求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相关贷款产品中明示年化利率,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的借贷成本。
2020年年中,中国互金要求持续加强网贷综合年化成本的披露和明示;此外,当地金融监管局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以明显方式显示年化贷款利率并及时更新,不能只显示月利率、日利率、日还款额。
此外,银监会发布风险提示,强调要警惕网络平台过度营销放贷等行为的潜在风险,依法合规加强对平台的监管。
近期蚂蚁花呗倡导“理性花呗”,中原消费金推出“七天无理由还款”,可见监管已深入金融价值观。2021年,倡导理性消费、合理借贷必将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亮点。
综上所述,金融消费者的自我权益保护也在觉醒,开始挑剔商家的服务。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产品,才能打造品牌,在信贷产品供过于求的时代,真正成为消费者的消费伙伴。这是商品服务发展的教训。
贷后管理不到位,用户莫名其妙被“贷款”
2020年11月,在浙江嘉兴的小刘准备贷款买车。他查了征信,发现自己名下有一笔20000元的贷款,13年前还没还。现在已经被列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黑名单,不能申请贷款。
更有甚者,位于江西南昌的向先生接到华夏银行南昌分行的投诉,被告知有高达2239万元的逾期账款,逾期利息已达279万元。
发现在这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指纹和笔迹都是伪造的,他成了法人,签了个人最高额保证合同,保证了一笔巨额贷款。
但该行在办理此项信贷业务过程中,未严格审查信息真实性,未能及时发现员工违规行为,存在贷前调查不实、贷中审查不严、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
上述情况并不是唯一的。近年来,“贷款”事件层出不穷,套路百出。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还款方式等。换句话说,在银行发放贷款时,严格控制借款人的相关信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目前零售金融已经成为银行业绩的支点,但也是监管处罚违规的高发期。为此,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把握好贷前审查、贷后管理、属地管理等诸多风险。
真假“小额贷款”
近日,有用户反映“微贷”出现了高度模仿版app“微贷”。
小金街了解到,假冒平台“微贷”通过Tik Tok、短信等方式诱导用户下载注册,不仅获取了包括银行卡在内的用户重要个人信息,还以“卡号错误”、“征信不足”等各种理由收取高额费用。
对此,微贷开始打击盗版软件。公开数据显示,仅2020年第一季度,微贷就已打击了60多个虚假app和130个虚假网站。
除了小额贷款,仅2021年以来,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农业银行泰安分行等金融机构就因“虚假营销”发出各种提醒。
以金融机构的名义,虚假宣传或诱导客户办理贷款业务,此类现象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监管部门多次提醒消费者,在收到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冲动消费,谨防误导宣传。
综上所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行业要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另一方面,金融消费者也要注意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备业务资质,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获取金融服务,防止非法金融活动对其造成侵害。
本文源于消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