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云禅师:“真是生死之交。让我们有菩提心,信我们的愿,持佛之名。”十六字是佛教修行的大纲,包含了佛教修行的所有要素。
“真即是生死”,你要经常修习生死无常、轮回痛苦的方法。修行的唯一目的是生老病死;
“菩萨”毕竟是大乘修行。要修菩萨,才能对应净土修行,才能上上品,才能死。这是佛教修行者应该做的。所以要想真正对应念佛,就要真正的生死与菩提心。
“深信愿,持佛名”,认真地信愿,长久地持阿弥陀佛名,这样就能默念出与佛相对应的字和阿弥陀佛的原愿。
如果你不真正关心生死,你就不能相应地修行任何佛法。念佛也是如此。虽然念佛是最容易修行的方法,也是最容易生灭的方法,但是如果你不是真的在乎生死,那就不可能对应念佛,也不可能去西方极乐净土。
为现实生死而修行的人,对世间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对他来说,这世间美妙的五欲就像嚼蜡一样,毫无意义。
真正想生想死的人不为人知,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正如世俗谚语所说:“各人扫门前雪,不顾屋前霜。”不用说,他根本分不清别人的是非。就算你跟他说对错,他也不想听。因为他认为听别人的是非就是干扰自己的修行,就是放松。
有些大德有这样的风度。只要有人问他一两句是非,他马上就把话题引开,不想让你再谈下去。这才是真正修行者的特质。但是有些无良的人会继续说,就算故意转移话题几次,还是不知道,所以也没办法。这样的人简直没文化。
其实不言而喻,我们真正的佛教修行者,甚至一些外道修行者也是一样的。
比如《道德经》中,修行者的状态是怎样的?“冬天涉川,还怕邻居。”
“就像冬天走在薄冰上,走在那里很小心很慢”。
“我还怕邻居”,就像被邻居看到一样,很害怕。
修行人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像做贼一样,因为怕被别人看见,就偷偷在那里练。
因此,罗被德高望重的人称为“第一秘”。什么是“秘密旅行”?就是偷偷练,不被任何人知道。这是一个修行人的风格,是生老病死的特质。
如果我们真的与菩提心同生共死,就不会贪恋世俗名利,自然会与生死相融,自然会脚踏实地,潜心做事。这是真正修行者的特质。
任禅师的“劝菩提心”
宜颜大师:无限之门的第一个快速方法。
欢迎转发分享,Fab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官方微信官方账号:dzzcrjtsx。
欢迎加入地藏战茶,净土修行①QQ群:111460626 ②QQ群:7088722 ③QQ群:326746603
点击“了解更多”观看“末世第一晋亮”宣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