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开卷有益”出自北宋王弼时编的《治水燕谈》卷六:“太宗每日阅御观三卷,因有所缺,以暇补之。他说:“打开一本书是有益的,我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宋初,人(976-997在位,原名,后改为人之弟广义奇)命文官李P等人编纂了一部大型分类百科全书——《太平宗类》。
此书初编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7年),完成于八年(公元985年)。因编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太平宗类》。本书共1000册,分55门。该书引文多达1690种,其中汉族人物传记100多种,旧方志200多种,均不传世。因唐太宗每日阅之,故改名太平御观,简称御观。
我非常重视宋太宗这本书的编辑,我个人每天读三卷。有时候因为状态忙看不下去,必须改天补上。
曾经有人觉得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天天读这本大书太辛苦了,就劝他少读书,以免劳累过度。不过,宋太宗回答说,“开卷有益,我觉得也不算太难。”
宋太宗每天读三卷《太平御览》,见多识广,处理国家事务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都以唐太宗为榜样,努力学习。所以当时读书风气盛行,就连平时读书不多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地读《论语》,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来“开卷有益”成了成语,形容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