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职业需要经常说话,比如老师、客服、主持人、主播等。说多了,喉咙会不舒服,干涩紧绷,声音嘶哑,甚至会有气虚的感觉。看似坐着并不耗费太多体力,但几节课或者几个小时的直播下来,人就累得动不了了。
作为一名营养师,线上线下都有很多讲座和咨询,说话也比较频繁。如何保护自己的声音也是我经常要考虑的问题。
说多了伤津耗气。
想知道什么方法可以保护喉咙,就要搞清楚说话是怎么伤喉咙的。
1.伤害天津
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经历。当他们说得太多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口渴,口干,喉咙干。如果他们继续说话,就会痒,然后可能会有一点痰。因此,他们需要清一清嗓子。
我们的嘴里都是口水,说话的时候嘴巴也在不停的开合。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唾液“喷溅”,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唾液从我们的嘴里“偷偷”流了出来。所以,话多了,口水的消耗也就多了。
其次,说话时,声带的振动也需要体液的润滑,这个过程也会消耗体液。
因为津液不是水,水只是津液的一个成分,所以当你说话太多,感觉口干口渴的时候,单纯的喝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2.燃气流量
完成身体的任何动作和行为都需要能量,中医称之为“气”。虽然坐着、站着甚至躺着都可以说话,看起来运动量不大,但说话还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说的太多,说的时间长,精力总是消耗的。
就像玩手机一样,玩游戏的时候不停的控制手机屏幕,感觉手机会碎。这时候耗电很快;看电视时,手机在支架上一动不动,但耗电量也是恒定的。
声带的振动取决于气流的冲击。专业歌手和主持人,要练发声,要练音律,要注意气滞、腹发声、腹式呼吸等等。一个人的声音很大。我们说这个人“气场足”,只有气场足了,才能说得更好。然后说话就靠气了。
滋阴润喉,保护咽喉。
如果要伤言耗气,那么要改善因言而生的问题,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益气养阴,润喉护声即可。
大部分人都是说话太多,感觉不舒服,嗓子沙哑的时候才想到吃润喉片,润喉片。很多歌手和主持人的包里都带着润喉糖。适当使用润喉糖可以缓解咽喉疲劳。但这不是最根本的办法。甚至,有些润喉糖有刺激性,如果频繁使用,会对喉咙造成伤害。
要保持足够的力气长时间说话,肯定要补气。还有很多常用于补气的药物和食物,如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只用一种材料在水中饮用,推荐西洋参。因为西洋参既能益气养阴,而且,西洋参性凉,不易上火。而西洋参的补气作用较弱,气虚的人用西洋参,力量不够。
人参补气效果最好,但单独使用容易上火。用人参配一些养阴的材料,可以达到益气养阴的目的,但不那么容易上火,比单独用西洋参好。
要长期保持咽喉湿润,避免声带损伤,就要养阴。滋补的食物有很多,如麦冬、玉竹、地黄、银耳、百合、五味子、山药、梨、蜂蜜等。
其中麦冬和五味子的滋阴效果最好,它们能照顾全身的五脏六腑。所以麦冬、五味子在滋阴方面应用广泛。
银耳、百合、山药各有优劣,因为它们性平和,简单易得。平时煮个银耳汤,百合山药粥,方便又好吃。
梨和蜂蜜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吃,甜甜的总能让人心情愉悦。但是,不同的吃法,梨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生梨能清热生津,熟梨能滋阴润肺。所以,说多了要保护好嗓子。梨最好煮熟后再吃,如山楂雪梨水、冰糖炖梨、雪梨鸭汤等。
滋阴生脉汤
脉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典方剂,但所用材料均为药食两用,也可作为日常保健茶。
生脉饮用的材料很简单:人参、麦冬、五味子。
这三种材料的作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人参是补气之首,麦冬、五味子是滋阴的常客。两者结合,就完成了益气养阴的使命。
2个重要的细节:
人参的补气作用如此之强,一般人通常用不上这么“厉害”的补品。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党参的性质比人参平和得多,一般人用起来不容易补;党参除了补气之外,还有滋阴的作用,完全胜任生脉饮的作用。
喝生脉饮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三种材料在水中煮沸后,不要直接饮用。温度在50℃-60℃左右时,加入2勺蜂蜜搅拌均匀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