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继承(如何继承宅基地?)
在“三块地”中,宅基地因涉及范围最广而最受关注。关于宅基地,今年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地随房走”,涉及到宅基地的确认、继承、分配等诸多内容。
去年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工作。但受去年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村宅基地确权迟迟未能落实。根据相关规定,自确权工作结束后,宅基地将统一实行“地随房走”的原则。
1.什么是“地随房走”?
所谓“地随房走”,是指土地上的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被抵押、处分的,其所在的土地也随之处分。宅基地也适用这一原则。
2.宅基地可以继承吗?如何继承?
首先,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权人,村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所以,宅基地不是遗产,不能继承,个人不能随意处置宅基地。
但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归个人所有,在产权范围内,可以继承。
此时,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子女可以通过继承房屋的方式使用房屋占用的宅基地。但如果继承的房子倒塌了,被破坏了,就不能重建,也不能做其他用途。
三。两项新规定
对于宅基地政策,最近两年有两个新规定:
首先,迁出农村城镇户口的子女可以按照“地随屋走”的原则继承宅基地使用权,但要保证宅基地上房屋的完整性,即不能倒塌、损坏或空停留超过2年,否则宅基地使用权将被收回。但如果是本村户籍无宅基地的子女,申请批准后可在规定范围内重建。有宅基地的,只能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不允许改建。
第二,农村圣贤可以申请宅基地。
这也是去年的新政策。为鼓励有识之士返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规定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与当地农民合作重建自己的房屋。
第四,宅基地的未来走向
1.未来,宅基地将面临收回、留置、继承三种结局。
当时,有许多闲置和浪费的住房用地,如独户住房用地、超面积住房用地、非法交易和未经批准的住房用地等。这些住房用地主要是为了促进土地的集中和再利用而开垦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近几年一直在增加的,就是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镇居住,农村的房子在家人搬家后闲置。但是按照农村的传统,大部分都是选择留着,而不是退出。
最后一种是老人去世后子女的继承,这将成为未来最常见的情况。
2.未来对宅基地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
中国是地道的人情社会,尤其是农村,人情有时候决定一切。很多时候,只要和村长搞好关系,打个招呼,事情就搞定了。所以,过去农村曾经有很多怨气。但随着宅基地改革提上日程,这方面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
[结论]
国家多次明确,严禁城里人利用宅基地到农村建别墅、四合院、私房,防止土地投机。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宅基地不允许随便买卖?从短期来看,允许自由贸易似乎可以快速增加农民的“融资渠道”,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它会反复出现。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后,能否适应城市生活,有稳定的生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另一方面,失地农民搬迁家园将非常困难,容易成为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