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的多点开花的战略初见成效,但是繁荣的背后却忧患不断
由于贾跃亭步子迈得太大、太快。2006年,乐视的资金链几乎断裂,裁员多达80%。
乐视出现了之一次危机。
当时的贾跃亭十分缺钱,他急迫地需要各路投资机构能够为乐视注资续命。但可惜的是,当时的资本市场并不十分认可贾跃亭的商业模式。
贾跃亭四处奔走,正当他焦头烂额,乐视岌岌可危的时候, 转机出现了 。
贾跃亭在艰难时刻又找到了他的“贵人”,这一次,“贵人”十分欣赏贾跃亭的能力,并毫不犹豫地提供支持。
2008年,乐视网获得了深圳创新、汇金立方资本、深圳南海成长基金,共计多达 5000多万 元的投资。
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于是, 乐视转危为安。
2010年,在“贵人”的帮助下,乐视网顺利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在线视频网站之一股。乐视上市之后,“贵人”也回报颇丰。
果然,没有看错贾跃亭,“贾会计”的资本运营手段十分高明。
有了新资金注入,不安分的贾跃亭又开始酝酿新的“幺蛾子”。贾跃亭再度跨界,进入影视行业开始自己成立影视公司。
贾跃亭又要拍电影了 ,可能是贾总内心中从小有一个电影的梦想,看着导演、明星,拍摄、出演自己的电影,贾跃亭感到一种无比的满足感,而他喜欢找明星当老婆也在情理之中了。
2011年底,乐视影业成立,贾跃亭力邀张艺谋、郭敬明、孙俪、邓超等众多明星入股,有了名人、明星背书,自带光环效应,乐视影业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当时最被看好的影视公司,公司的市值也是一路飙升,估值更高时达到 100亿元。
野心勃勃的贾跃亭当时的身家已经达到百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顶尖富豪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看不透贾跃亭,他永不知足,对金钱、名利的极度渴望,让他在这条不归路上继续狂飙。
趁热打铁,同年,乐视 体育 频道正式上线。同样的剧本、同样的故事,市场依旧买账。贾跃亭再次将刘涛、孙红雷、周迅、王宝强等19位明星拉为股东。在明星效应背景下,乐视 体育 获得了 A轮9亿 元、 B轮85亿元 的融资,估值迅速攀升至 215亿元
如果不出意外,乐视 体育 、乐视影业即将上市,又一个造富神话轮番上演。
贾跃亭迎来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万人瞩目的创业导师,无数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频频出现在各大公开场合,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的傲视群雄的形象。
但是仅仅过了5年时间,形势急转直下。
2016年,乐视网就爆出负债高达800亿元,也就是说已经资不抵债了,众多明星、导演投资的钱无疑是打了水漂,结结实实地当了一回“韭菜”。
而在乐视负面消息不断传出的时候,“贾会计”却被爆出不断高位套现,出清股份的消息。
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贾跃亭资本腾挪的一场精心骗局,请君入瓮,则是对他更好的形容。
在这几年间,贾跃亭和他的姐姐贾跃芳两个人质押股票达到了惊人的80%,因此只要股价一直在涨,他们就可以不断质押套现。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贾跃亭这几年开始疯狂造出各种概念,平时一向低调的贾跃亭,更是频繁、卖力地出席各种发布会。
就是这样,贾家就可以一边质押股票,一边往自己口袋里塞钱,这个操作简直绝了。
04 力挽狂澜 OR 黄粱一梦
是骗局,就总有露馅的一天。
2016年,微博上的一张微信截图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米 的掌门人 雷军 ,微博上发出的一张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曝光,乐视欠供应商货款总额在150亿以上。
贾跃亭一开始死不承认,并针锋相对回怼雷军,“乐视从来不会被谣言所威垮,如果小米的“黑 科技 ”就是黑竞争对手的手段,那小米的“黑 科技 ”多得罄竹难书。”
一时间火药味十足,吃瓜群众不明就里,纷纷拿起板凳准备坐下看热闹。
半小时后, 小米 不甘示弱回应到,“之一,请乐视正视自己供应链欠款问题,不要企图用卑劣的手段转移视线;第二,请告知股民和用户,乐视到底欠了供应链多少钱。”
然后,就在几天后,贾跃亭就顶不住压力,被迫发了一封全员信,表示公司资金链和融资能力出现问题。贾这才对外之一次承认,乐视有了问题。
随后乐视的供应商们、员工们,包括明星、大腕,各路讨薪者,加入了大规模讨债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