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当“招弟”决定改名:“感觉涅槃重生,好像我终于是我自己了”

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因名字而自卑的群体中,“招弟”“招娣”们占了不小比例。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事改名咨询工作的微博网友“改名聂老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的专职工作就是通过互联网给人起名和改名,其中改名要比起名的多,而当中女性因重男轻女名改名占不小比例。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提到,很多地方父母想要儿子,会把长女名字取得有目的些。比如招娣,其实就是希望招一个弟弟,“弟”字直接用作名字又不那么好看,索性就用了这个娣。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招娣”招不到弟弟,接下来还可能有“盼娣”“念娣”,一个个的叫下去。“很多来改名的女孩子都觉得不公平,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他说,父母没有考虑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承受这种责任就起了“招娣”这样的名字。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认为,父母希望孩子好,体现在名字上面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把孩子名字赋予某种作用,那就变了味道。很多叫这种名字的孩子会本能地排斥自己的名字,她们能感受到重男轻女的家长对她的不重视,甚至觉得自己的来到是错误的、多余的。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期望与压力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人的名字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孝鹏曾做过相关研究。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和学生苏红在《心理科学进展》发表的《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一文谈到,名字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这个女孩被命名的时候,其实反映的是他父母的价值观。”任孝鹏说,不管是因为重男轻女,还是受当地风俗、宗族观念影响,从赋予一个人名字开始,它就反映了命名者的期望,或是希望孩子金榜题名、飞黄腾达,或是希望孩子平安成长,或是希望孩子很美很漂亮。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父母可能最看重男孩,一定要通过起名来表达这样的期望,这种期望不那么主流,起的名字也会有些另类,对孩子本身不是很尊重。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表示,从个体角度看,名字对个体影响的差异很大,且负面影响不一定仅仅来自于名字本身,也可能来源于背后的家庭等多重因素。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群体角度看,“招弟”这类名字确实有负面效应存在。“如果我们观察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话,这类比较奇特的名字常常在人际活动中给其主人带来一定的压力。”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青春期的芃芃,会通过自嘲消解尴尬。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刚开始有人问她名字时,她就不讲话,笑一下,后来就回道,“当然有(弟弟)了”。芃芃说,“自嘲嘛,当然有了,不然我这个名字的意义是什么?”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截至改名之前,她都对名字有种“病态的执着”。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芃芃喜欢古诗词,每读到一首喜欢的诗,就会想其中哪几个字可以取做名字;她会逐字思考遇见的每一个人名、地名、公司名的含义,以至于看到书中人物名字或街道上品牌的名字,都会认真思考它们的含义。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也执着于将自己的名字和同龄人对比。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人的名单列出来,看下有没有跟她“一样难听的名字”。但她发现,比她名字难听的很少,而且很多人的名字和她写的小说里给角色精心取的名字一样,“人家本来就拥有我很喜欢的名字,真的好羡慕啊”。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芃芃本来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青春期那段时间却不太敢交朋友,只是后来慢慢想开了,觉得自己除了这个名字之外,其他的都很优秀,逐渐自信起来,但是还是会恐惧那种需要自我介绍的场合。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位名叫“带弟”的“00后”女孩告诉澎湃新闻,面对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感受到的更多是“纠结”。她从小便能感受到父母想要弟弟的决心,曾嫉妒还未到来的弟弟,但父母真的生下弟弟后,她还是会像她的名字希望的那样,承担一部分责任。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也曾有冲动想去改名,但最后又犹豫了。一方面是因为程序上的琐碎、害怕没办法改成功,另一方面又觉得父母在取名之外的其它方面对自己还可以,不想闹得不愉快。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广东某地政府官网的互动版块上,名为“群娣”的女子也曾表达了名字带来的困扰。Uu7拜客生活常识网

她在留言中诉说,她在当地派出所提交改名申请 ,2020年到2021年先后提交两次都被不同理由驳回,等候两个月被拒。“因为名字造成从小到大造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影响,2021年6月左右(我)被市人民医院确诊患上严重抑郁症。”她说。

相关阅读:

  • “我爱你,所以你不用是招娣”,爷爷娶了奶奶第一件事就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