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五花肉30多”!猪价过度上涨触发一级预警,红烧肉自由危险了?
近期以来,“二师兄”站上风口,身价再度“飙涨”。
10月19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国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猪肉的身影。有网友戏谑:不知不觉间,我的红烧肉自由危险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刚过中秋与国庆,明明处于消费淡季,可猪肉价格为何大涨?
猪价飙升
“一斤五花肉要30多元,猪肉怎么这么贵了?”在北京某连锁超市的猪肉摊前,一位顾客感叹道。
在这家超市里,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猪肉价格几乎都是“2”开头,前后腿瘦肉15.5元/斤,带皮后尖25.98元/斤,里脊31.98元/斤,带皮五花33.98元/斤,优质腔排39.98元/斤……
猪价再度“飞上天”。图/余源摄
其中最贵的要数精品肋排,价格高达49.98元/斤,即便是冻肋排,价格也达39.98元/斤。
工作人员表示,10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基本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一天就涨一块多。
事实上,猪价涨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今年生猪价格在3月21日降至11.78元/公斤的低点后便重回上行通道。
三季度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上涨势头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36.1%,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态势。
截至10月20日,生猪价格到达到28.59元/公斤,创下今年新高,最近半年累计涨幅超过100%。
对于猪价,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分析研判的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受猪价上涨影响,亏损了大半年的生猪养殖企业也一改此前颓势,9月销售收入纷纷迎来大涨。
据统计,A股市场中已公布数据的16家猪企9月生猪出栏量合计约1025.53万头,销售收入合计243.05亿元。其中,“猪茅”牧原股份销量及收入稳居第一,分别为446.2万头和119.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180.2%。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9月多数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在23元/公斤以上,最高达26.81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则多在12元/公斤上下。
养猪户惜售
从本质上讲,猪价变动反映的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我国猪肉需求总体稳定,因此猪肉价格走势主要由供给决定。
在发改委此前组织的业内研判会上,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市场供应量。
通常来说,猪肉价格上涨会带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但为何会舍不得卖呢?
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惜售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投机行为,赌的是未来价格还将上涨。“再有两个月,春节消费旺季就将到来,这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的高点。重新补栏肯定赶不上了,所以养殖户选择压栏。”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进一步分析道,每年11月到次年1月,都是猪肉的消费旺季。一方面,秋冬季气温下降,带动居民日常饮食猪肉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秋冬季也是我国传统食品生产旺季,各类肉食加工需求旺盛,尤其是腊肠腊肉等食品加工,进一步刺激着猪肉消费。
据林国发观察,国庆节前后,有些猪本来200多斤就要出栏屠宰,结果被一些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养到300多斤。“这是把猪当牛养!”
“这背后都是对于利润尤其是超额的利润的追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18年以前,养殖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赚的都是辛苦钱。但在上一轮猪周期中,不少养殖企业获利颇丰,养一头猪的利润超过1000元成为常态,因此企业希望进一步攫取利润。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数据得知,眼下养一头猪,获利早已超过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