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师包月高达28888背后:超3亿国人睡眠障碍,行业缺乏服务标准哄睡师包月高达28888背后:超3亿国人睡眠障碍,行业缺乏服务标准
准确地说,南方是一名ASMR视频博主。ASMR全称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指通过视听等知觉刺激,触发颅内、背部等身体部位产生放松愉悦的反应,被认为有助于改善睡眠,又被称为“颅内高潮”,据南方日报消息,哄睡师这个职业最初就是来源于ASMR。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九江院区)睡眠医学中心主治医师于跃表示,对于患有重度睡眠障碍的群体,建议应该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虽然适当地倾诉有助于缓解自身心理压力。但是专业的,有资质的医生一般不会选择成为所谓的‘哄睡师’,而且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所以‘哄睡师’这一群体实际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很有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涛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医学上对睡眠问题的管理,是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多种方式来共同管理。简单来说分两大类,第一个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第二个是药物治疗。“哄睡师”和ASMR视频等,虽然不在传统医学建立的认知行为治疗里面,但是对一些特定的群体可能有助眠作用,只要对失眠有帮助,大家可以持一个开放或者欢迎的态度。
十年来国人平均晚睡两小时
近两年来,失眠问题频繁引发关注,中国睡眠研究会先后发布《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和《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也联合发布了《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其中,《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80%为年轻人。《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则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而《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还显示,44%的19到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是当之无愧的“熬夜冠军”。
王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各年龄阶段都有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而国人睡眠时间减少则主要受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与十年前相比,现在有更多容易吸引人不去休息的诱惑,比如智能手机的使用导致睡眠时间的推迟。
王涛表示,睡眠问题是跟睡眠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入睡延迟、失眠、醒太早、睡得多、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正常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正常人一般需要这个7到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普遍的需求。睡得晚起得就晚,导致睡得越来越晚,白天起床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医务人员会建议在睡觉前不要去做让你兴奋有兴趣的事情,可以做一些机械性比较枯燥乏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事情,比如背英语单词或者看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书籍,可能都会有助于睡觉,这个就叫睡眠卫生。
3亿睡眠障碍者背后的市场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睡眠问题,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睡眠经济的兴起,出现了“哄睡师”这一冷门新兴职业。小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毕业四年了,做“哄睡师”一年多时间,她有自己的全职工作,在网上搜索兼职偶然发现了“哄睡师”这个行业,她觉得自己是心理学专业的,只要发挥专业优势说说话就能赚钱,挺符合她找兼职的需求,和她一样,很多“哄睡师”也都是兼职。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30日,国内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睡眠健康是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存在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这是个巨大的人群基数,也是巨大的市场资源。该公司一直在智能床细分赛道上,推进科技硬件产品与大健康布局。
王涛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场,在一定意义上来讲,3亿存在睡眠问题的人都可能是睡眠产品的潜在客户,如果能够借助数字化的产业,及时调整睡眠环境,例如室内播放的音乐、温湿度、室内光线明暗、床的软硬度等,并通过机器学习来适应每个人的最佳习惯,类似产品如果研发出来的话,相信也会比较受欢迎,也肯定会有市场。
睡眠APP使用界面
除了“哄睡师”、助眠ASMR视频博主和布局睡眠产业的上市公司之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各种助眠APP和助眠产品,这些也占有一定的用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