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再错!损毁三件文物,陷入“去中”争议,台北故宫怎么了?
寄存文物不再续约
就在爆出3件文物受损的同时,台北故宫又陷入“不续约争议”。据台湾《中国时报》30日报道,吴密察决定寄存台北故宫的文物期满后不再续约,包括知名的“兰千山馆”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唐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和《唐怀素小草千字文》都是无价之宝,价值远超过3件受损瓷器。
文章称,所谓“寄存”,就是民间收藏者将文物无偿授权台北故宫保管及展出,但必须标示寄存者名字。这对收藏者是一种荣耀,既有鼓励民间分享收藏的作用,也给予文物最完善、专业的保存,更提供观众多样化的参观内容。台北故宫声称,不再接受寄存是因为库房空间有限。然而,耗资数十亿元新台币的“新故宫计划”就是以扩充空间为主。据了解,台北故宫基层专业人员都认为应该续约,但吴密察“力排众议”,非要把国宝级的寄存物扫地出门。
中时电子报29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故宫国宝到台湾过程中没有损伤一丝一毫,现在可好,一年半之内连摔3件古物,“民进党果然不是中国人,那还霸占着中国古物干嘛?还是已偷偷地李代桃僵拿去卖了?”“故宫宝物该物归原主了”。作家洛杉基撰文称,这些老祖宗的宝物,如果不是有人有意无意地不当一回事,怎么会把传家宝当破碗对待?在对岸,任何人胆敢偷窃或破坏国家级古物,恐怕都得牢底坐穿;可是在台湾“独派”当局做事,打破了中国人的老东西,没啥了不起,只要上下沆瀣一气不吱声,再将文物清单封存30年,保证不会有事。文章说,“台独”当局既然那么瞧不起、痛恨中华文化,那就建议,不妨从今年起,逐年将台北故宫文物物归原主,安全运送回北京故宫,让专家们对这些宝物进行更专业的分类、保养、归类、整理。他们绝对不会重蹈台北故宫的覆辙,把“明朝”当“清朝”标示、把尿壶当酒杯、将装着古玩的箱子重摔在地,闹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国际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