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1115/f92abc517bcbb694.jpg)
![](http://imgq8.q578.com/ef/1115/b0591c5795d0bd59.jpg)
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天文”
蓝色的地球生机勃勃,表面丰富的海洋和足够密度的大气使其在众多行星中脱颖而出,生命也得以在这里起源演化。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进一步使得地球成为更加适宜生命居住的星球。地球环境如何引发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研究课题。
![](http://imgq8.q578.com/ef/1115/f578bcb48df89848.jpg)
地月系孕育了生命,妆点了自然。来源/wiki
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因何成为天选之地?地球是否是宇宙中生命唯一的温床?又是怎样的契机使得物理化学过程质变为生命过程?
这一系列问题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的目光。要想解开地球生命起源的重重谜团,需要着重关注地球生命何时产生、首个生命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生命出现在什么环境、地球与地外有机物之间是否存在交换等问题。因此,通过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我们才能理解生命从无到有所经历的重要环节,进而认识宇宙中生命可能的存在形式。
![](http://imgq8.q578.com/ef/1115/4f98658b21562b69.jpg)
星际中也存在相对复杂的有机分子。来源/wiki
/ 地球生命产生的时间
一般来说,生命要满足能够进行自我复制、新陈代谢和区室化等条件。对于地球生命而言,细胞结构的产生是由非生命过渡到生命的主要节点。由于地球生命全部都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以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为遗传及转录载体,以20多种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础组成元件。因此可以推测所有地球生命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单细胞祖先。至于在同时期是否出现过其他类型的生命,因为后来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而灭绝,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想要确定地球生命起源的时间,寻找生命遗留下来的证据是最关键的步骤。
早期生命遗留下来的最常见证据是化石,根据鉴定和研究手段,可以将化石分为形态化石和分子化石。在生命起源初期,像叠层石这样能作为可靠证据的微生物形成的宏观化石十分难得,绝大部分形态化石或生物构造(例如生物矿化物质)难以仅从形态学上确定是生物成因,因此一般需要其它分子证据等共同支撑。
![](http://imgq8.q578.com/ef/1115/a2ad856b55a07b8e.jpg)
海底沉积物中的古老单细胞藻类。来源/wiki
![](http://imgq8.q578.com/ef/1115/86a1c14da5081c3f.jpg)
古老的单细胞生物有孔虫的化石。来源/UKfossil
核酸、蛋白质、脂类分子和小分子代谢物都是常见的生物分子证据。其中,RNA的半衰期仅为数分钟至数小时,DNA的保存时间跨度大概是数千年到数十万年,相比于地质时间尺度较短,并且往往在特殊的地球化学条件下才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如若在氧化环境下,DNA的半衰期仅为数周时间。蛋白质能保存最久的时间也不过6800到8000万年。不过,脂类分子和小分子代谢物(如藿烷类化合物)可能保存更长的时间,甚至超过15亿年。
在目前的化石研究中,光谱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类似微生物化石的微结构被发现后,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可以用于鉴别该微结构内的含碳矿物、有机质、碳氢键等暗示生命活动的信号,这些信号也能通过对沉积后替换和降解作用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此外,同位素手段也可以识别微生物活动留下的生命痕迹。
![](http://imgq8.q578.com/ef/1115/012743d3e69b83c6.jpg)
年轻的地球在后期猛烈轰炸时期的想象图。来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当地球在45亿年前产生稳定的地壳和水圈时,宜居条件就基本产生了。但那时的地球频繁遭受陨石撞击,无法维持稳定的宜居环境,直到39亿年前后,晚期大轰击事件(LHB)才结束。尽管学术界对于LHB的存在与否仍有争议,但是根据碳同位素比值以及叠层石的年代推测,可以确定目前已知的最早生命出现在37亿年前。换言之,如果存在LHB,生命起源应该产生于37到39亿年之间;如果不存在,则生命产生的时间可能更早,即在37到45亿年间。
/ 自源型起源假说
对于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学家有着诸多猜测,包括是在还原性的大气、深海热液口金属硫化物沉积、地热区域、或是撞击地球的小天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