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治 对球虫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性防疫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为减少球虫感染,最好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
抗球虫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同时,注意球虫的耐药性,应有计划地更换用药。下面列举常用的几种:
球痢灵: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5克,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连续使用。尼卡巴嗪、氨丙啉、克球多的用量及用法同球痢灵。
氯苯胍: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3克,预防量减半,连用5~7周。由于本品会使肉带有怪气味,故肉用仔鸡上市前7~10天应停药。
盐霉素:从10日龄之前开始,每100千克饲料加本品5~7克,混饲。7~10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用。
常山酮: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0.4克混饲,预防量减半,连用1~2周。
复方敌菌净: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0克,混饲。
海南霉素:治疗量为100千克饲料加入75克,混饲,预防量为治疗量的2/3。
另外,抗球虫新药如卡波霉素、马杜拉霉素、氯嗪苯乙氰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其他还可用金霉素、广虫灵、鸡宝-20、三字球虫粉等混饲或饮水,亦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等方法进行防治。
鸡球虫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鸡球虫病极常见,是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惊人!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以达到50%以上。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成长缓慢;成年鸡,多带虫,成长和产蛋能力都会降低。
鸡的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经发现9种。不同的球虫在鸡的肠道内寄生部位不同,其致病力也不相同。鸡球虫病发病机制是,艾美耳原虫孢子变为卵囊后污染环境,鸡吞食了散布在土壤,草地,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就可以引起发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发病初期,粪便为紫褐色,后期粪便带血,含有大量粘液和脱落的肠黏膜。
鸡感染了球虫病,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干净,保持鸡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粪便。为了避免发生传染,可以将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成年鸡与雏鸡分开喂养,避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源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笼具、料槽、水槽要定期消毒,每周一次,可以用开水、热蒸汽、或者3%到5%的热碱水等消毒处理,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鸡场及运动场。这些药物对球虫卵囊有较好杀灭作用。长期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对症给鸡进行免疫接种,可以对球虫病产生很好的预防效果,在每日给粮中添加微量元素硒,可以增加鸡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补充充足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A,可加快患病的鸡康复。
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防治。鸡球虫病可以用氯苯胍进行预防。用量为每公斤体重30到33毫克混入饲料喂食,连续喂食1到2个月。也可以使用球痢灵进行预防。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25毫克,连续喂食3天,间隔一周再连续喂食3天。治疗用量为每公斤体重250到300毫克,连用3到5天。
鸡病虽然多发,但坚持做好预防工作,无疑是既有效果又节约的最好途径!
鸡得了球虫病怎么治
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
(1)流行病学:球虫的宿主有特异性,即侵袭鸡的球虫不会侵袭火鸡等其他家禽,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日龄雏鸡也敏感,但有母源抗体保护,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对球虫也是敏感的。球虫的卵囊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活期达4~9个月。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2)临床症状:①急性型病程为2~3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肠球虫,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100%;②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2~4个月龄的雏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大明显。病程也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产蛋减少,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