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航展的盛况 来源:航空时报
2000年,第三届珠海航展展出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船;2002年,“神舟”二号飞船实物同比模型亮相珠海航展;
随后,长征系列火箭、“东方红”系列卫星、“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嫦娥五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1 1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等实物或者模型陆续亮相航展,世界“百强”航空航天企业参展比例也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从有着“空中美男子”之称的歼-8IIM战斗机现身首届展会,到歼-20、运-20、直-20、歼-16、无侦-7、运油-20等航空装备相继亮相,26年、十四届中国航展见证了我国国防力量体系化增强,实力不断攀升。以大国重器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国防安全和国家民族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
航天精神,托起中国梦
从对月吟诗到取回月球土壤,从遥望星空到成为“一颗星星”,这十年,“中国高度”不断刷新,中国人的航天梦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11月1日4时27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11 月 7 日,随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 “T” 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梦天实验舱 8 个科学实验柜陆续加电开机,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11月12日10时03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http://imgq8.q578.com/ef/1116/44f2233751813ed8.jpg)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一个又一个喜报让人热血沸腾,而这在近十年来都是常态,“中国高度”不断刷新。
中国空间站位于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地方,我们将在那里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月球位于38万公里外,中国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预定计划,正在谋划建设全新的月球科研站;火星位于4亿公里外,“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行驶了近2000米,并带回来自这个遥远星球的最新消息。
十年来,“北斗”指路、“神舟”飞天、“羲和”逐日、“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遨游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喜讯不断,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一步一步飞向太空的同时,航天技术也在惠及民生。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600颗,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服务民生。2020年开通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提供精准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高分家族”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为我们描绘出地球母亲的清晰面貌;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形成的天气预报,为人们每一天的出行提供科学参考;航天技术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更是孕育出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多个新业态...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是是航天领域的突破、是中国科技进步的缩影,更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的更大、更远。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报道组 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赵雨琪 实习生许鸿杰
编辑: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