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新规:老村医带教大学生村医,享受额外补贴!建议全国推广......
对已在岗大学生乡村医生,明确“乡聘村用”具体措施,按照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核定乡村医生岗位额度,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标准落实乡村医生岗位待遇,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大学生乡村医生择优考录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享受政策规定的相应待遇。有条件的地区对辖区内乡村医生进行调配,解决辖区内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订单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编制。
短短几年间,全市已共有89名在岗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村医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并被纳入编制管理。
当然,在老村医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些村医的入编渠道同样应该得到扩展。
大学生村医
享受养老保险
宜昌市结合实际制定大学生乡村医生岗位补助政策和中专学历乡村医生学历提升补助等政策,保障大学生乡村医生人均待遇不低于当地乡村医生收入平均水平。大学生村医跟班学习期间,政府不仅保障其工资待遇和住宿条件,还资助其参加养老保险。
在养老问题上,当地对纳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管理的乡村医生,按在编人员落实养老保险及补助政策。这类人员通常缴纳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每月政府、个人都应缴纳一部分。
对未纳入编制管理的乡村医生,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费用由各地给予适当补助。此类养老保险一般按年缴费,根据各地差异,缴费标准在每年1000至6000不等。
随着“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项目的不断推进,目前,宜昌市35岁以下村医占比达到34.33%,已超过三分之一。全市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也达到了27.35%,可见村医水平在逐步提升。
未来,村医队伍将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但老村医的待遇也仍然不能忽视。毕竟,老村医的现在就是新村医的未来。宜昌市的带教补贴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想真正留下这些大学生村医,给予老村医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样重要。这样的好政策,未来应该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