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农残、细菌已经成为了当代餐桌上的安全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环境,果蔬净化器成为了众多家庭的新选择,而作为一种新兴食材净化产品,果蔬净化器也不乏质疑声音,甚至有人称其为“智商税”,那么,果蔬净化器效果究竟怎样呢?这就要从它的工作原理来说起了。
和众多新兴产品一样,果蔬净化器也经历了多次升级迭代,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果蔬净化器种类繁多,但按照工作原理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种。
首先,就是果蔬净化器的1.0时代——“臭氧时代”,如果对此类产品有所了解,那么对“臭氧杀菌”这个概念一定不会陌生,臭氧式果蔬净化器即借助臭氧的杀菌特性,将臭氧溶解在水中形成臭氧水,来进行食材表面的清洁净化,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臭氧泄露会对使用者造成健康损害,直接吸入或接触臭氧不仅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更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反复或长时间吸入臭氧气体还可能引发肺水肿等肺部疾病,作为一种生物毒性较大的化学气体,臭氧式果蔬净化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都有待考究。
果蔬净化器的2.0时代是“超声波时代”,即通过超声波在液体中的震荡来分散剥离食材表面的污物层,实现净化食材的目的。超声波属于纯物理净化方式,相比臭氧更加安全,但高振荡频率容易让果蔬表皮破损,破坏口感和营养价值,且物理震荡无法使化学物质得到降解,更无法杀灭细菌,溶解在水中的污物通过表皮的破损还容易再次进入食材内部,对食材进行二次污染。
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则是3.0时代的果蔬净化器,搭载了最新的羟基水离子净化技术,羟基水离子净化技术只以水作为原料,通过电解水产生“羟基自由基”,能够将食材表面的农药、激素等有机大分子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而且氢氧根离子与水中的氯结合还可以生成次氯酸,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净化食材的同时保留食材原本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且不含有害化学物质,规避了臭氧、超声波净化的弊端,算得上安全、绿色、健康的高效净化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羟基水离子净化技术并不能净化食材表面的泥沙,净化过后还是需手工搓洗一下才能食用,不是万能的“黑科技”,另一方面,羟基水离子净化技术也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智商税”,作为《果蔬净化清洗机》行业标准的指定技术*,它经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和承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熟技术。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 11190—2017 果蔬净化清洗机》)
浏览相关购物榜单可知,目前羟基水离子技术的果蔬净化器的销量普遍领先,但它的实际作用到底怎么样?对于农残、细菌真的能够做到有效去除吗?有没有必要购买?抱着“眼见为实”的心态,我入手了搭载羟基水离子技术的东菱胶囊果蔬净化器Plus,来实机测试它的功效与作用,一探“果蔬净化器”的究竟!
在使用东菱胶囊果蔬净化器Plus之前,盐水、小苏打浸泡一直是我常用的清洗方法,但调节浸泡浓度太麻烦了,浓度太低起不到效果,浓度太高会产生反渗透作用,使得盐和农残反渗入食材,还会出现反作用,后来也尝试过几种果蔬清洗剂,但化学清洗剂冲不干净,有时候冲了好几遍,味道还迟迟不散,这种清洗试剂吃到嘴里,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用上东菱胶囊果蔬净化器Plus之后就方便许多了,只需要打开净化器,净化之后稍微搓洗几下,就可以放心入口食用,清洗水果实验中,用果蔬净化器洗过的水果颜色更鲜亮,而且能储存更久,我推测是因为细菌被杀灭的缘故,水果的保鲜期也得到了延长。
而用果蔬净化器清洗肉类和海鲜时, 则经常会出现的大量白色泡沫,查阅相关资料后我才知道,这些白色泡沫并不是脏东西,而是强氧化性的羟基水离子与蛋白质发生化学作用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经过净化的肉类摸起来明显没有净化之前那么油腻,闻起来腥味也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