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情绪与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待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07 情绪   肝气   肺脏   素问   脏腑   心气   精气   先导   肝脏   枢纽   心神   全身   中医   角度   人体   疾病   发生   精神   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句话说明五脏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来源,并受五脏的调节。具体来说,心是人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脾胃是情志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动辅脏,肾是情志发生的根本,五脏协调一致、相互作用产生了情志的各种变化。然而《素问·宣明五气》中讲述的“五精所并”的理论可以认识到:当人体五脏中的某一脏精气不足,则人体的自我保护性本能就会发挥作用,调动全身脏腑精气流向相对虚弱的脏器,这就使体内的脏腑精气不足以荣养全身的神志,从而出现相应的情志变化。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是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

喜伤心。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度狂喜,就会导致人的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 病态的“喜”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病之中,这是由于心气虚,心阳不足所致。心脏情志活动的发生是以“心神”为主导,各脏腑协同配合完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统领人的精神活动的作用,所以人的各种情志变化都可以影响心神。情绪过度激动,就会损伤心神,则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精神,心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心失所养,就会出现睡不着、心慌、气短等症状。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情志所伤,首犯心神。因此,心是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

怒伤肝。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肝之精气外达的一种情感反应。过于愤怒则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不畅。狂躁愤怒,会导致肝气上升太过,大量血液随之向上涌动,则人体表现出焦躁,激动,过于兴奋等情绪。反之,人在有怒气时会选择忍而不发,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闷气”,表现出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这种情绪日久会导致肝气郁结,而出现两胁胀痛,嗳气不舒的症状。肝主疏泄,人体的气机由肝脏来调节,犹如将军一样运筹帷幄。如果肝精不足,五脏六腑的精气皆向肝脏汇聚,则肝所主之神就会失去肝脏的滋养,影响其谋虑的产生,将军失去原有的本性,就会感到忧郁寡言,愁闷不解。故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是情志调衡的枢纽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维代表着人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客观的生命现象,但是思不仅有意识层面的内涵,还有情志活动方面的表现,所以思是思维和情绪之间的“桥梁”。脾与胃在经络的连接下形成表里关系,相反相成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闸门。过度思虑或所思不及,伤及脾气,气机阻滞中焦胃脘,升降异常,使得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气机功能紊乱会出现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头晕眼花等症。中医学认为,脾有统血和主运化的功能,能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血液濡养全身。血又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脾气充足可以影响情志活动的顺畅。脾为精血化生之源,脾气强则“意”有所养,人善于思考,记忆力强,能向他人谏言献策,思虑周祥。如果脾精较弱,全身的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去营血的濡养,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不喜欢思考,难于与他人商量议事,时间久就会有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心理。因此,脾是情志调衡的枢纽。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gbz拜客生活常识网

肺是情志活动的辅脏

悲忧伤肺。悲和忧所体现的是对情志影响的程度不同,悲是在受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低落情绪,进而对此事产生过度的担忧。但二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二者均属肺之志。悲则气消,长时间处于悲忧情绪,则会损耗人体之气,进而伤及肺脏。悲忧耗伤肺气,不利于肺气发挥呼吸功能,会出现

相关阅读:

  • 一会高兴一会难过是什么症状
  • 为什么这段时间情绪不稳定
  • 情绪不稳定突然就哭了怎么回事
  • 一个人老是激发你负面情绪怎么办
  • 负面情绪竟然可以引发这么多疾病
  • 共情能力强算是一种内耗吗
  • 《与君歌》成毅变脸式哭戏,脸色转变太快!看得出来情绪波
  • 微博情绪怎么看2021
  • 心情不好怎么发泄(发泄情绪的方法2个)
  • 情绪都有哪些(情绪大全)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