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为啥称为“做东”?3个餐桌上的“老讲究”,做错惹人笑

2、礼仪文化上“以东为贵”
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一直都是“以东为贵”,讲究东为首西为次,从古至今,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也都是居于故宫东侧,而皇后居住的地方称为“东宫”,太子则称为“东宫太子”。
《礼记》中,对于座次的规定还有“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丈夫为一家之主要坐在东向,妻子则坐在西向,古人认为东方的坐位是尊贵的位置,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所记载,“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这些统统都说明了古代宴客的座礼之道。

通过座次也可以看出某个人物身份的尊卑,历史上那场著名的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由此看出那时也是以东为尊,项羽自居东尊位(面东而坐),当仁不让。
直到现在,我们生活中还常有以“东”为贵的例子,如收房租的人叫做“房东”,有股份的投资人叫做“股东”,在电视剧《大宅门》里,伙计下人们都管白家老店的白萌堂叫“老东家”,而管白景琦叫“少东家”,这些称呼既是一种尊敬,也凸显出了“东”在礼仪尊卑上的重要性。
三、“做东”时注意的基本礼仪
“做东”——请客吃饭,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在现在的商业社会,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它既是一个技巧也是一门艺术,餐桌上有3个“老讲究”,如果做不好很容易贻笑大方,所以有些最基本的礼仪我们应该注意。
1、座次
我国传统的就餐通常是以圆桌或八仙桌为主,作为“东道主 ”应提前到达,在靠门的位置等待宾客,和古代不同的是,现代人在座次上是以“面朝大门为尊”,饭局地位最高的人坐在这个位置,然后左为上右为下依次安位,根据主客、宾客的身份、地位、亲疏进行分坐,另外注意双方关系紧张的,应尽量避免安排坐在一起,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2、点菜
国人非常讲究点菜的礼仪之道,“做东”的人虽是请客的人,但在点菜上应以客人为主,让宾客先选菜,另外在点菜的数量上也有讲究,即“点双不点单”,中国人认为单数是不吉利的,点菜时要点双数,一般常见的是八道菜、十道菜、十二道菜,荤素搭配好,荤菜一般要大于素菜,热菜要多于凉菜,最后还要有汤,尽量做到各个方面都兼顾到。

3、筷子
民间常有“菜不摆三,筷不拿五”的说法,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不能是3个菜,3是单数而且是祭祀的时候才会摆3个菜,另外在拿筷子时,不能出现五根单只的筷,筷子的长短必须一致,如果有单根或是长短不一的情况,是对客人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