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新冠阳了怎么办?(附个人防疫手册)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22
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16.肿瘤患者“阳”了怎么办?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因为感染活动期本身就是抗癌治疗的禁忌症,如果肿瘤患者不幸感染新冠,建议先治疗病毒感染,待核酸阴性后再继续抗肿瘤治疗。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使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如用药后症状没有好转,并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持续3 天以上体温超过38.5℃情况,需联系社区医生。如果社区无法处理,则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此外,部分肿瘤患者需要开具长期慢病药物,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通过互联网医疗或委托社区志愿者帮忙购药。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17.阳性患者如何接受透析?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1)确诊阳性或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联系所在医院的透析室,告知目前身体状况,与透析室确定特殊情况透析安排;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透析过程中全程佩戴 N95 口罩;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3)透析过程中禁止进食、饮水;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4)避免乘坐公共交通透析,从家到医院保持两点一线。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18.“慢呼”患者“阳”了怎么办?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后,应维持既往的基础治疗,如吸入制剂、祛痰药的使用。目前,无确凿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用药物,如吸入激素、41支气管扩张剂等会导致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情加重,因此建议患者维持基础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吸入药物时应在空气流通场所,同时避免他人在场时使用,防止产生气溶胶,导致病毒传播。如果出现咳嗽、痰量较前增加、咳黄脓痰,则提示合并有细菌感染,此时可咨询医生,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19.“阳”过之后,还会复阳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复阳的情况会存在,但比较少见。临床上一般认为,复阳的患者一般问题不大,不会转成危重症,而且一般也不具备传染性。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0.“阳”过之后,还用做防护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一般情况下,感染之后的中和抗体可以保护感染者,这种保护针对的是同一种亚型的新冠病毒。例如感染奥密克戎 BF.7 之后,再遇到 BF.7就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但如果之前感染的是德尔塔,遇到奥密克戎可能中和抗体就没有保护力。总而言之,病毒的差别越大,中和抗体的交叉保护越有限。因此,还是要做好防护,通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方式,避免其他病毒的感染仍然十分重要。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1.重复感染,会不会让症状更严重?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目前没有定论认为,重复感染会出现更严重的临床结果。从目前病例来看,即便个别患者在重复感染时出现症状加重的倾向,这一比例也非常低。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不论是第一次感染,还是再感染,发生重症的概率都很低。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2. 阳性患者补水,多少合适?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可以适当喝白开水或淡盐水,但 24 小时内饮水不要超过 3升,避免发生“水中毒”。饮水不宜过量,特别是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控制。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3.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不能。新冠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也就是通过鼻子吸入后,病毒粘附在鼻腔、气管和/或肺部导致发病,而盐水漱口只能清洁口腔,无法清洁呼吸道。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4.“阳”过是否可以打疫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最近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康复,暂不用进行接种。目前正处在阳性感染期的确诊患者,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的人员也暂不接种。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25.每天开窗通风,会增加感染风险吗?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开窗通风能让病毒很快会被风带走,被空气稀释,降低感染的风险。邻里之间感染主要发生在同一层或电梯等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感染者说话或者咳嗽,气溶胶停留在空气中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感染。此外,上下楼下水管路或排烟管道也曾发生过气溶胶传播情况。A3W拜客生活常识网

  资料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北京市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第一版)》、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江西省卫健委官方微信、BRTV科教健康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官方微博、湖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健康中国微信号、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北京晚报、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微信等。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