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马俑最近有什么活动
(三)汉风儒俗唐韵胡风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历史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时期。汉唐文化在交流、交融中不断整合,在地域上不断扩大,并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出一种兼容的气度。从粉黛仪容到丧葬习俗,我们能看到西域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也能想象到丝路西域的盛世风华。从锦、绣、绫、罗、绮、绢、纱到毛蜀、织绣等品类繁多的服饰衣料;从素雅的衣饰到贴金、珠饰、敷彩等典雅华贵的等级之体现;从朴素衣裳之初具到服饰文化礼制规约之创成。可以看出,多元一体的社会联系进一步加强,汉风儒俗在西域得到广泛认同,唐韵胡风在这里交流融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是当时新疆地区文化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三、丝路梵音
(一)佛传首站 丝路南道的佛教文化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首先经克什米尔地区传入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沿着丝绸之路南道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阗和楼兰等地得到迅速发展,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各地特点的佛教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高僧辈出、寺塔林立,以佛教经典的诠释、翻译和寺院建筑、雕塑、壁画为内容的佛教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几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丝路北道有:巴楚、龟兹、焉耆、高昌等;南道有:于阗、米兰、都善(楼兰)等,构成了繁盛的塔里木盆地佛教文化环形带。西域的佛教艺术极富多元性,既融合了古代印度、波斯及中原文化中的精粹,又有强烈的西域文化特点,并对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文学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天宫伎乐 丝路北道的佛教文化
龟兹、高昌是丝路北道上的两大佛教文化中心,高僧辈出、塔寺林立,在西域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龟兹是古代新疆佛教石窟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龟兹石窟艺术在本地文化基础上吸收印度、犍陀罗和中原等地艺术因素,形成了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以中心柱洞窟、菱格构图、晕染法和线描法、“天宫伎乐”和壁画布局等为艺术特点的“龟兹石窟艺术模式”。高昌佛教于魏晋时期进入兴盛期。9世纪末,漠北回鹘西迁高昌,高昌佛教进入“回鹘时代”。高昌回鹘时期,佛教绘画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带有明显的中原佛教艺术的痕迹,唐韵胡风影响下的回鹘佛教艺术,见证了高昌回鹘改崇佛教的历史史实。
推荐阅读:
西安机场到兵马俑交通路线指南 | 兵马俑免票人群门票预约流程 |
去西安兵马俑旅游攻略 | 秦陵西地铁站到兵马俑多远 |
西安兵马俑到华清宫怎么去 | 2022西安华清宫门票包含长恨歌演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