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广东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个人健康管理38问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31
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哺乳期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正常哺乳。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0.感染者多时能不能减少孕妇去医院产检的次数?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感染者激增时,助产机构可能会调整传统的产前检查方案及方法,以限制人际接触,从而更好地预防新冠病毒传播。但部分检查项目存在关键时间点,不应推迟(如宫外孕排查、NT等),应与产检医院和主诊医生沟通确定产检计划。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1.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居家,与原定的产检日期冲突,如何进行调整?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孕早、中期如确定宫内孕,无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情况,也无特定检查(如系统超声排畸、唐氏筛查等),可与产科医师协商适当延后产检时间。对于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28周以上妊娠晚期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突发异常状况的孕妇,应及时产检。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2.孕妇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如何处理?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绝大部分是轻症或无症状,出现症状和普通人群也相似,比如发烧、咽干、咳嗽、咳痰、流鼻涕、浑身酸痛等,一般5-7天即可好转。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的症状可能会影响胎儿,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种情况: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发热:孕早期持续发热可能导致胚胎或胎儿的发育异常,孕中期及晚期持续发热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因此要重视,及时使用退热药物,首选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退热药物。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2)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还会增加腹腔压力,严重时可能诱发子宫收缩,造成流产、未足月胎膜早破以及早产。频繁剧烈的咳嗽应该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咳嗽时有痰液可使用祛痰药。孕期比较安全的祛痰药有乙酰半胱氨酸,妊娠前三个月慎用氨溴索和溴己新。如果没有痰液,仅仅是干咳,在妊娠三个月后可使用右美沙芬,避免使用可待因、那可丁等。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3)心率增快伴呼吸困难:感染新冠后出现心率增快持续存在,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缺氧等表现,需要重视,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母胎并发症,建议及时就诊,并需住院和持续心电监护、吸氧等措施。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3.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抗原多久可以测出阳性?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在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4.孕妇怀疑新冠病毒感染要做哪些检查?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外,还可能进行以下检查:如心电图、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肝肾功、LDH、CRP、产科胎心监测、胎儿超声等,具体遵从主诊医生意见。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5.孕期新冠病毒感染后如何应对?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经明显减弱,孕产妇不要有太多顾虑。需加强自我健康监测,注意做好体温、心率、血压三项监测,可以做好记录在就诊时提供给医护人员。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孕晚期还需关注胎动情况,每次监测1小时,每小时有3次以上胎动属于正常。建议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要焦虑,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对于早康复非常重要。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无症状的孕期女性,做好隔离防护,监控病情发展,一般不需要治疗。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现发热、咽部疼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通常持续3-7天,只需对症处理,多饮水,注意休息,采取物理降温。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症状略严重,比如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影响到睡眠或正常生活的,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帮助缓解症状,若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需要严格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盲目自行用药,避免药物同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16.如何判断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及严重程度?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核酸/抗原,新冠病毒肺炎:新冠病毒感染+肺部符合新冠肺炎的新发影像学异常。0u2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将感染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