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的意义,可能会防止痴呆症
最新研究发现,强烈的人生目标感能将痴呆症风险降低近三成。这种免费、安全且人人可及的“精神力量”或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大脑。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千古难题,或许藏着我们大脑健康的钥匙。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感,或许能帮助我们远离痴呆症的困扰。
这项结论基于一项大规模的纵向研究,研究人员在2006年至2020年间,对13765名4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认知障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数据显示,强烈的目标感与痴呆症风险降低约28%显著相关。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这部分人群中最终出现了认知能力下降,其发生年龄也往往更晚。
精神病学家Aliza Wingo表示:“我们的发现表明,拥有目标感有助于大脑随着年龄增长保持韧性。”她补充说,即使对于那些携带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基因的人来说,生活目标感也与发病时间的推迟和患病可能性的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坦言,这未必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他们在分析中已经排除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与痴呆症常常相关的抑郁症等因素的影响,甚至还考虑了APOE4基因带来的遗传风险,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关联更有说服力。
虽然研究没有具体询问参与者的人生意义来自何处,但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目标感可以源于人际关系、工作、信仰、帮助他人或设定个人目标,并强调这种感觉是高度个人化和主观的。
公共卫生研究员Nicholas Howard指出:“像lecanemab和donanemab这样的药物,虽然能适度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症状,但它们伴随着风险和高昂的费用。”相比之下,生活的目标感是免费、安全且人人可及的。人们可以通过建立人际关系、追求目标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它。
这项研究呼应了以往的一些发现,但过去的同类研究往往只关注时间跨度较短的老年人群体,而本次研究的样本更广、时间更长。
目前,科学家们尚不清楚拥有目标感为何能抵御痴呆症,但这一发现为我们寻找阿尔茨海マー病等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探索其在大脑中的起源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线索。
认知神经学家Thomas Wingo说:“这项研究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告诉我们,人们或许可以通过‘思考’让自己更健康。人生目标感是一种我们可以后天培养的东西。”
开始思考什么能赋予你生命意义,永远不会太早,也永远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