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财经媒体记者张景攀
“很多人才到一个地方后,不仅面临自身发展问题,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作为需要解决的家庭孩子。”西安海叶林康维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西安高新区的人才非常周到和关爱,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不久前,西安高层次人才叶琳想陪两个孩子去西安上学,但转校难。最终,孩子顺利入学,这让叶琳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留在西安高新区的决心。
创新发展,人才为先。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紧紧抓住秦创园创新驱动通用平台建设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四高”战略布局,在政策体系、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底,西安高新区已聚集国家级、省市级高层次人才300余人,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60万人,归国留学人员6000余人,超过1000名外国人才。集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求贤若渴开放意见
聚焦产业布局升级政策体系
要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关键是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形成广纳贤才、广纳贤才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工作部署,不断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新丝路”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全方位、多维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政策体系要准确围绕市场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动态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发展实际。一位国家级人才曾直接表示:“什么实质性政策只有被认可的人才才能享受?不能享受政策我为什么要认可人才?我觉得你应该先梳理政策,然后再启动人才宣言。”
一句牢骚,却深深击中了西安高新区人才政策的短板。
有鉴于此,西安高新区放开声音,对以往分散的人才政策进行系统升级,出台《打造“硬科技创新人才”最优发展生态支持政策》及其细则,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赋能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围绕西安高新区“55611”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分类标准,精准引进行业领军人物、企业管理者等“科技创新硬人才”;制定西安高新区“人才计划”青年项目遴选细则,支持青年人才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形成“人才引领创新”的良好局面,项目汇聚人才”。
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创业
为各类人才搭建广阔的事业舞台
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西安高新区在光电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初步形成发展优势。聚集了三星、美光、华为、比亚迪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光机所等一批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吸引了大量人才。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针对人才创业面临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等问题,持续投入真金白银,持续激活激发人才干部创业积极性,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据了解,对于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西安高新区将按实际获批资金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配套支持;针对重点技术攻关,西安高新区将全面实施“公开榜单引领”,每年公开征集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并推荐列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市政规划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联盟,形成400人规模的技术管理团队,从筛选到孵化到转化提供全程服务。
同时,西安高新区引进深圳“前海模式”,建设西安科技创新基金园(丝路前海园),加快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体系,针对成果转化“卡壳”问题,探索实施“人才贷”、“首贷”等专属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投资并长期持有初创企业股权。每年围绕重点产业领域设立5支天使投资子基金,打造硬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群;对成功上市企业给予最高1200万元奖励,开通上市服务“绿色通道”同步建设,利用上市培育基地,全面助力硬科技企业上市发展。ng的5家硬科技公司。
建设“四高”提升幸福指数
让各类人才爱上西安留住高科技
在“提升城市能级”的PK中和核心竞争力”,人才是重中之重。为吸引人才,上海提出“贤妻指数”,即通过发展和完善医疗、教育、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让高端人才的贤妻像上海一样。
借鉴上海的经验和启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西安高新区城市品质和人才工作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