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还是价值路线——拿什么拯救我的现金?
最近两周,股市可谓经历了一番戏剧性的跌宕起伏。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到底应该入市,还是增加现金筹码。这个问题可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牛市论,比如前不久,某著名金融公司首席专家表态,中国股市不会再回到3000点(上证指数)以下,余音未散,股市应声而跌,走到了2950点的新低度。
有熊市论,比如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股市应声大跌,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上演了一幕惊险跳水。当日下跌幅度超过了百分之7,为近10年来之最。所以,熊市论的主张是,全球股市的相关性决定了中国股市肯定也会应声大跌。但反观中国股市的表现,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演了窜天猴。
看到了这一幕幕表现,很多人都迷糊了。拿什么说的我的A股,也都不太灵验了。
而准备入市的小伙伴则着急了。要不要进入呢?
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摆脱历史表现法,或者曲线法。而从资金的来源看待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之所以中国股市表现出了和国外不同的特征,其原因在于:
其一,允许境外金融公司在中国境内开展相关业务,但有资金比例限制。
其二,资金从实体经济回流至金融领域。
其三,抄底预期引发的资金集聚效应。
其四,中央银行释放的资金流动性。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条件一没有出现的时候,比如中美贸易战,上证指数较多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相关,特别是一些公司因为产品质量或者盈利作假等问题堡垒之后特别明显。
而进入到2019年以来,由于外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实体经济活动越发不景气,而从这些领域退出部分流动资金进入了金融领域。恰逢此时,境外金融公司也获得了相关经营权。
于是,我们看到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股票价格却在上涨,为什么?原因是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增多的缘故。
每次,北上资金进入股市,指数就往上升,反之就下降。所以,北上资金的出现,影响了上证指数的部分表现。
找到了原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1 散户不要以短期套利为目标进行技术操作。因为,与北上资金相比,你的资金量相对弱小。
2 认真筛选反映公司盈利潜力的指标进行买进操作。
3.寻找北上资金的交易路径和影响方式并找到空挡。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请帮忙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