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发力产业融合,以高技术装备提升春耕效率。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地处八百里洞庭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地。今年春耕季,更多智能化的农机装备投入生产,当地种粮大户周波打开手机就可以查看田间的实时情况,非常方便。
中联重科农机营销负责人韩伟介绍,今年以来,中联重科接连推出了多款针对南方水田作业环境特点设计研发的水田拖拉机、水稻有序抛秧机,以及广泛适用于中原、北方等地区大田作业的动力换挡拖拉机。韩伟说,靠着强大的功能和过硬的品质,这些设备在各大粮食主产区广受欢迎。
众人拾柴,汇聚强大信心
工业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各类支持政策的精心呵护。
在中央层面,多项惠企纾困政策接连出台。加大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和理赔条件……今年以来,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到商务部、银保监会,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的“政策红包”接连释放,为企业带来了全方位利好。
在地方层面,各种帮扶支持举措纷纷落地。在陕西省,政府对于“揭榜挂帅”完成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的企业或创新联合体提供最高可达1000万元的补贴;在四川省,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缓税一键申报”功能确保缓税“红包”精准直抵制造业企业;在江苏省,不少园区针对区域内制造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岗位多”的特点,重点帮扶制造业企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对冲疫情不利影响……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介绍,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近1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环比提高2.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在调查的7项政策中,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获得感尤为突出,政策满意度为85.8%,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此外,创新支持、用电用能保供等政策的满意度也均在七成左右。
政策给力,企业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向未来,人们充满信心。
宁波世林集团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陈德欢表示,企业主要从事小家电和净水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国家支持外贸的举措让企业受益颇多。“在不久前举行的第131届广交会上,我们一天三场直播,签了不少大单。现在,生产订单已排到了7月份,我们有信心更上一层楼!”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不仅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恢复态势,并且不少工业企业的“含金量”都进一步提升。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说,中国强大的国内市场、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企业家创新精神都是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有利因素。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