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吃分红可行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5-23 银行   股分   溢价   本金   翻倍   基准   利息   收益   适合   风险

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吃分红当然是可行的,这种做法是非常理智而正确的;长时间持有银行股做价值投资的话,结果肯定会比银行存款收益更高,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存款为什么换成银行股吃分红是可行的呢?相信只要价值投资银行股,或者真正熟悉银行存款的人都会清楚,有以下两个原因可以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因一:因为银行存款收益率太低了,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存1万元一年只有35元的利息,这点利息真的是少得可怜;即使选择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最新银行五年期大额存款只有3%出头,存1万元一年只有300元的利息。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因二:因为银行股的分红收益比较高,银行是躺着赚钱的行情,正由于银行赚钱能力强,银行股业绩才会好;银行有好的业绩股票才会有高的分红,银行股每年都会拿出部分利润用来分红,根据国有四大银行股的股息率每年都有3%~8%的分红收益,肯定会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因三:因为银行股还能获取股票溢价,这是持有银行股的优势,虽然银行股股价波动比较小,只要坚持价值投资,银行股的股价总体都是呈现向上涨的,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银行股的溢价收益也会特别乐观。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尤其是遇到股票市场走牛的时候,银行股会出现翻倍甚至翻几倍的涨幅,而银行存款想要资产翻倍,最起码要持有十年或者二十年才能翻倍,这就是选择存银行存款的不足之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结起来得知,银行存款换成持有银行股吃分红当然是可行的,理由是银行存款利息太低了,银行股每年分红收益高,加上银行股还能获取溢价收益等,就以这三点已经足够证明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吃分红是绝对可行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存款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存款是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非常适合哪些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比如老人们的养老钱,只要本金不出现减少,而且还能有一点利息收入,这对于很多老人非常知足了。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实生活中老人只相信银行,因为他们知道银行存款是非常安全的,尤其是在50万资金之内,银行存款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哪怕银行出现破产倒闭本金都是安全。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银行存款本金安全,缺点就是利息确实太低了,而且是低的可怜,尤其是银行活期存款,就连CPI的涨幅都涨不过,把钱存银行只会越存越贬值,所以有钱存银行是错误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股分红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炒股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也就是适合那些追求高回报,而且还愿意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说白了就是本金出现亏损都是可以接受的人,比如年轻人的资金,想要借助自有的本金进行博取更大的收益。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既然炒股风险这么大,为何还支持将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呢?由于银行股已经把炒股风险降到非常低了,而且银行股分红收益也会超过银行存款的利息,必然要换成银行股吃分红才是正确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持有银行股的话,炒股风险已经降低了,银行股的分红收益要高于银行存款,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投资。其实最关键的是银行股非常适合价值投资,而且每年都有分红收益,这种投资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少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上面已经对银行存款和银行股等特征进行分析,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吃分红,结果是肯定是长期持有银行股吃分红会胜出,而且是会大胜利的结果。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举例子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如有10万本金,时间是以十年时间为基准,银行存款的总利息和银行存款的总收益进行比较,必然会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的。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1.银行存款利息,10万*3.5%*5年=1.75万元,11.75万*3.5%*5年=2.06万元。5N5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年期银行存款,年利率按照3.5%为基准,十年时间总利息是1.75万+2.06万=3.81万元,十年之后连本带息只有13.81万元,这就是银行存款的结果。

相关阅读:

  • 打电话说贷款的靠谱吗
  • 放款下来了为啥银行没通知我
  • 网贷15万还能去银行贷款吗
  • 信用卡逾期协商代理是真的吗
  • 停息挂账容易申请吗
  • 房贷三个多月没还了?
  • 2021年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的银行有哪些
  • 二手房贷款暂停会是永久性的吗
  • 2021年各大银行按揭贷款时间
  • 逾期还清为什么5年不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