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全国人口出生率最低的省市,2021出生率仅为3.59‰,远低于以人口危机著称的日本。

同时,黑龙江又是全国老龄化率最高的省市之一,8.7‰的死亡率位居全国前列,由此导致黑龙江自然增长率仅为-5.11‰,全国最低。
全省形势如此,作为省会的哈尔滨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03
全国有16个省市人口负增长,但不是每个省会都只能跟随负增长。
强省会之下,省会对全省人口的强大虹吸力,让省会能够保持逆势扩张之势。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郑州与长沙。
2021年,河南、湖南常住人口分别减少58.2万、28.3万,而作为省会的郑州、长沙仍大增12.5万、17.8万。

换言之,对于面临人口流出压力的省市,通过打造强省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口回流,正是稳定人口基本盘的最佳举措之一。
这是无数省会都以“强省会”作为目标的原因所在,也是一些省会喊出“省会强则全省强”口号的用意。
然而,虽然省会本身经济实力相对孱弱,又缺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恐怕无法成为全省经济人口的压舱石。
04
可惜,哈尔滨并非强省会。
2021年,哈尔滨GDP仅为5351亿元,在27个省会中位列第17位,这也是黑龙江省唯一的百强城市。

哈尔滨经济总量不仅低于南昌、石家庄等存在感较低的省会,甚至还不及潍坊、绍兴、盐城、泰州等普通地级市。
同时,黑龙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以石化、能源、装备、食品为支柱产业,但这些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强。
高新产业的缺失,导致黑龙江虽然坐拥4所双一流大学,但挡不住无数毕业生流出。
作为全国顶尖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就业地不是本省黑龙江,而是远在数千里之外、跨越大江南北的广东。

根据就业质量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高达19.5%的毕业生去了广东,去往北京的比例也高达17.1%,而留在黑龙江本省就业的仅为11.9%。
留不住年轻人,留不住大学生,吸引不了外地的高学历人才……这是东北所有地市都面临的困境。
05
东北地区,短期恐怕不会再生千万人口大市诞生。
整个东北,过去10年,有且只有3个人口正增长的城市:大连、沈阳、长春。

从人口规模来看,大连常住人口仅为700多万,沈阳、长春常住人口规模超过900万,但离千万大关还有较长的距离要走。
毕竟,当东北地区整体人口都在负增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无一避免,省会也很难抵挡住这一大势。
以沈阳为例。2021年,沈阳常住人口911.8万,相比前一年增长4.5万人。
如果形势不发生变化,按这一速度,沈阳常住人口破千万,至少还需要10-20年时间。
沈阳已是东北地区人口形势最好的城市了,其他地市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